陈子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分析: 诗句解读与分析: 1. 遥题药地禅师青原新得瀑泉:这里描述了药地禅师所在的青原寺附近的自然景观,即新近被发现的瀑布泉水。"遥题"暗示着这是在远处对某地或某人的赞誉和祝福。 2. 远公却住青原寺:这里的“远公”指的是慧远大师,他在青原寺隐居修行了很长时间。“却住”表示他选择在青原寺居住,远离尘嚣。 3. 三叠泉流七祖山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从题材入手,然后逐联分析诗句的内容和表现的手法,最后结合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遥遥”“青原”:点明地点;“新得瀑泉”,说明时间,是初冬时节,诗人刚到青原,看到瀑布的源头。 “混混曹溪水有源”:描绘出瀑布的气势磅礴,水势汹涌;“不见大师传祖意”,写出了瀑布的气势磅礴,但却没有传承祖师的意思。
谣俗 玉漏无声宝镜开,笙箫细细度云来。 如何竞赏中秋月,打鼓鸣钲响似雷。 注释: 1. 玉漏无声:比喻时间的流逝悄无声息。 2. 笙箫细细:形容吹奏乐器的音调轻柔、纤细。 3. 度云来:形容音乐如同飘动在云层之间,悠扬动人。 4. 如何竟赏中秋月:如何能够欣赏到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5. 打鼓鸣钲响似雷:形容打鼓声和锣声震耳欲聋,如同雷霆般震撼人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节夜晚的宁静和热闹
《遥题药地禅师青原新得瀑泉》 注释: 1. 遥题:远望、仰望。 2. 药地禅师:指青原山的药地寺,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发源地,有药地禅院之称。 3. 青原新得:指瀑布泉。 4. 不肯常升讲法台:不肯永远停留在讲经说法的地方。 5. 只应随意:只是随意地。 6. 把山开:开辟山林,为瀑布提供水源。 7. 相如渴:形容对泉水的渴望。 8. 片札:书信的简牍。 赏析: 此诗以“遥题”起笔
【注释】昆腔:指昆曲。水磨清曲:指昆曲的优美旋律。厌排场:厌倦了排场和场面。东流去:向东流入大海。潮音:指潮水的波涛声,也指潮州方言。 【赏析】《咏物三首·昆腔绝句》是清代诗人王士祯的作品之一。此诗以“昆腔”为题,通过描写昆曲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变迁,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热爱之情。 首联“游戏当年拜老郎,水磨清曲厌排场。”意思是说:当年我年轻的时候,曾拜过昆曲的老艺人学习唱腔。那时的舞台表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和鉴赏古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诗歌的大意,然后结合注解对诗句进行赏析。 “晓题楼上”,首句写诗人早起登楼题诗。 “年来踪迹太东西”,写自己多年来东游西荡,到处流浪。这一句是全诗的总提,表明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况。 “归卧高楼思转凄”,“归卧”点明诗人此次登高的目的所在,即是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排遣自己心中的积郁。“转凄”说明诗人内心悲凉。
诗句:九节琅玕作洞箫,九宫腔板阿侬调。 译文:用九节的琅玕制成洞箫,九宫腔板上是我自己演奏的曲子。 注释:九节琅玕:一种珍贵的材料,常用于制作乐器。洞箫:一种古老的中国木管乐器,声音清脆悠长。九宫腔板:指乐器的腔体结构。阿侬调:即“侬调”,指苏州地区的方言和曲调。也总销:总是能够消除心中的愁绪。 赏析:此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昆腔音乐的画面。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使用九节琅玕制成洞箫
虫垂虚室一条丝,炉上孤烟四壁知。 歇下苦吟抽卷看,呼儿抄出白沙诗。 注释: 虫垂虚室一条丝:指在书房中挂上了一根细长的绳子,上面吊着一只蜘蛛。 炉上孤烟四壁知:形容读书的环境静寂。 歇下苦吟抽卷看:表示停下来休息一下。 呼儿抄出白沙诗:叫儿子去把白沙先生的诗拿来。白沙先生是指元朝的文学家耶律楚材,他曾经写过一首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读白沙先生诗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读书场景
这首诗的注释是: 炎风:炎热的风气。 日熨:像太阳一样把地面烫得很热。 拜水:向河中投石取水,这里指灌溉。 呼天咽浊河:向苍天呼喊,想把浑浊的河水吐出来。 沟洫:田间纵横交错的水道。 迸泪:形容人们伤心到极点的样子。 滂沱:大水滴落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诗。它描写了农民们因为连年干旱,土地干裂,庄稼枯死,无法灌溉,而感到绝望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
丹阳道士浇花歌 丹阳的丹室牡丹台,台上牡丹独开,下面鸡冠花独自盛开。 未到明年春天烂漫,可知牡丹就在丹人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