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升
诗句:杖屦宁寻楚泽芳,出郊高处选林篁。 译文:我选择了一个高处的地方去寻求自然的美景。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之情。"杖屦宁寻楚泽芳"中的“杖屦”指的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杖和鞋子,而“寻楚泽芳”则表达了作者在寻找自然美景时的心情。"出郊高处选林篁"中的“出郊”表示远离喧嚣的城市,而“高处”则表示选择了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
家兄云淙落成 【注释】家兄,指作者的兄长。云淙:作者的别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为兄长的落成作的贺诗。“北阙遥天”,指的是皇宫。皇居高耸,云雾缭绕,故云“遥”,形容其高。“荷圣君”,意谓感激皇帝对臣下的帮助。“东山”是东晋谢安退职后隐居的地方,这里借指隐士的生活。“还欲谢人群”,意谓辞官归隐之后还要与世俗人群告别。“仙家”句,意谓居住在这样胜似黄阁的仙境之中。黄阁,即尚书省
注释: 1. 邀瀑亭探得西字:在邀瀑亭中探索,发现了“西”这个字。 2. 一踏春郊信杖藜:春天的郊野里,我信步而行,手持拐杖。 3. 吾兄邀瀑布有高栖:我的兄弟邀请我去观赏瀑布,他在那里有一个安静的住所。 4. 招同桂树山虚左:在山中,我与桂树为邻。 5. 漏满莲花日隐西:漏壶中的水满了,太阳已经落山了,西边的光线被遮挡住了。 6. 射客御风惊履石:射箭的人驾风而行,惊动了踩踏石头的人。 7.
青蘋风起柳花垂,渐下吴江落叶时。 远札忽传金马署,使君原重爽鸠司。 偶怜义士骖能脱,长爱闲园席屡移。 为报虎丘明月道,石门天尽水涟漪。 注释:青蘋——青色的蘋草(即荇菜),比喻微贱之辈。柳花——柳絮。落——飘落。 译文: 青蘋风吹动荇菜,柳絮飘飘,渐次飘落到了吴江边。忽然传来远方来信,说金马寺的官员已经上任。你原本就重视贤才,现在又任命了一位贤官,真是让人佩服啊。 偶尔可怜那些义士们能够脱离困境
二月二十二日 罗浮二月春如烟,江花酣春入眼鲜。 句漏就丹未免俗,陆郎怀装殊自妍。 素丝洁白在所染,黄雀飞飞谢少年。 五湖四海皆青眼,与你剖符知英贤。 释义: 二月二十三日。 罗浮山二月的春景如烟雾般迷蒙,江边的花朵沉浸在春天的气息中显得格外鲜艳。 句漏山炼丹难免被世人视为俗事,但陆郎怀揣才华却能展示自己的风采。 素丝洁白无瑕,自然地受到染色,而黄雀飞过,告别了年轻的时光。
诗句释义 1 三皇遗庙对荒丘:描述的是三皇的庙宇位于一片荒芜之地。三皇通常指的是伏羲、神农和轩辕,他们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位重要帝王,他们的庙宇象征着古代的文化遗产。在荒凉的地方,三皇的庙显得更加庄严和古老。 2. 灵气苍苍至道留:这里的“灵气”指代的是自然中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量,而“至道”则是指最高的哲学道理或宇宙法则。这句话表达了三皇庙内蕴含着深厚的自然能量和古代哲学思想
南越称臣汉赵佗,于今南海甚风波。 高台尚在堪朝汉,逝水如斯无渡河。 几度狐骀闻国诵,谁边犀兕答城歌。 涉川济世元多术,寄语楼船漫戢戈。 注释: 1. 感讽:感慨与讽刺。 2. 南越称臣汉:指汉代南越国向汉朝称臣。南越国,是西汉时期的一个王国,其国王名叫赵佗。 3. 于今:直到现在。 4. 高台:古代的高大建筑。这里指赵佗的高台宫。 5. 堪朝汉:能够朝拜汉朝。 6. 逝水:流水,这里指时间。 7
这首诗通过描绘群盗欲效尤,陈琳无罪状,风巢鹊思起,鼎沸江鱼游等现象,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译文: 书生无计取封侯,群盗纷纷欲效尤。 遂使陈琳无罪状,何论关羽有春秋。 风来巢鹊曾思起,鼎沸江鱼故自游。 谁复轻身能报国,麒麟图画日悠悠。 注释: 1. 感讽:这首诗通过对群盗、陈琳等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2. 书生无计取封侯:书生们无法谋取功名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北极星辰敞太空,宸游辇路玉河通。 - 北极星辰:北极星在夜空中的位置象征着北方,常用来比喻重要或关键的事物或人物。此处可能寓意着国家的重要人物如同星空中的北极星一样,是引领方向的关键。 - 敞太空:表示空间广阔无垠,暗示国家的疆域辽阔,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自信。 - 宸游辇路玉河通:宸游即皇帝出巡,辇路指皇家车驾通行的道路,玉河指清澈美丽的河流
戊寅小年和黎美周 声华街鼓急相闻,烛跋西园至夜分。 作赋不曾逢武帝,弹琴犹复看文君。 常时歌对吴阊月,奇服香连楚泽云。 何处新知最相乐,颉颃狂燕隔帘纹。 注释: ①戊寅小年:农历岁次戊寅年的年初,即正月初一。 ②声华街鼓:指京城的街头巷尾响起的新年鼓乐声。声华,形容声音响亮;街鼓,是指悬挂在街道两边的铜制大鼓。 ③烛跋西园:指的是在元宵节夜晚,人们点亮彩灯,游赏花灯,享受节日的快乐。烛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