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兆镛
【译文】 秋日的心境,不那么好,但清爽的秋意让人喜上心头。墙头数点青山,碧绿的山色与眼睛争辉。 蝉声引来苔藓,鸟道穿过树林。岩腹啊呀地进去,绕着屋子长满了绿草。 岩石如同鬼斧神工般雕琢,竹根是禅床幽静的地方。踏着枯藓石阶上山,打开窗户面对清澈的流水。 杂草丛生的声音,好像笙筑;古藤盘卷着蛟虬一样。扑满衣襟的山风使翠绿湿透,收起衣袖放下尘虑。 感叹绍兴年间,题壁雕刻得极其精巧。那时正是南渡之初
秋士无好怀,新爽却喜秋。墙头数点山,寒碧与目谋。 蝉声引苔屩,鸟路穿林陬。岩腹呀然入,绕户众绿稠。 石骨鬼斧削,竹根禅床幽。循磴踏枯藓,开轩临清流。 杂卉响笙筑,古藤蟠蛟虬。扑衣山翠湿,敛袂尘虑收。 惟叹绍兴年,题壁穷雕锼。其时南渡初,戈鋋遍中州。 萧然《人间世》,胡为《逍遥游》。曩贤岂无意,诗人工写忧。 兴感在千载,寄怀聊一丘。青草藉可坐,素醪醉即休。 径当结茅庵,佳处为我留
汪兆镛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晚清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字伯序,号憬吾,亦自号微尚居士、清溪渔隐。汪兆镛的生平和思想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汪兆镛出生于1861年,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但随父移居广东番禺。他自幼聪颖,10岁就能诗,少时从叔父汪瑔读书于随山馆。光绪六年(1880年),汪兆镛补县学生;十一年举优贡,十五年中举人。这些经历不仅展示了他的学识才华,也为他日后成为学者奠定了基础。
汪兆镛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晚清时期的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字伯序,号憬吾,亦自号微尚居士、清溪渔隐。汪兆镛的生平和思想对中国近代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汪兆镛出生于1861年,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但随父移居广东番禺。他自幼聪颖,10岁就能诗,少时从叔父汪瑔读书于随山馆。光绪六年(1880年),汪兆镛补县学生;十一年举优贡,十五年中举人。这些经历不仅展示了他的学识才华,也为他日后成为学者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