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选择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分析。此题要求考生理解诗歌内容,并结合注释、译文进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思想感情,并仔细审查每个选项,然后将符合要求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本题中,“二载无暇至龙泉比至慰问父老吏循民安殊无一事皆上之赐也”中的“暇至”“慰问”“吏”“民安”“事”“赐”是关键词,分别解释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王母图寿陈湖陆母太孺人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堂北萱花秋正开,清香秀色映霞杯。" - "堂北萱花":在古代,人们常常在书房或庭院中种植萱草(即忘忧草),象征着忘却忧愁和烦恼。 - "秋正开":说明是在秋季,萱草盛开,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清香秀色":形容萱草的花朵清新芬芳,色彩鲜艳美丽。 - "映霞杯"
诗句释义: 1. 奉萱堂上绮筵开,桂子兰孙捧寿杯。 - 奉萱堂: 指供奉母亲的地方,萱草(忘忧草)常用来象征母亲,因此此处用萱堂比喻母亲。 - 绮筵: 精美的宴会席。 - 桂子兰孙: 这里可能指的是家族中的年轻一代,桂子和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常用以形容子孙昌盛。 - 寿杯: 祝福长寿的酒杯。 2. 应是遐龄有千岁,瑶池王母送桃来。 - 遐龄: 长寿的岁月。 - 瑶池王母:
注释: 1. 官廪送来香稻米,网船买得活鲥鱼。 2. 烹鱼炊米空饱食,补报无能愧逸居。 译文: 1. 官府的粮食仓库送来了香气四溢的香稻米,用渔网捕捞到了新鲜的鲥鱼。 2. 煮熟的鱼和米饭让我感到十分满足,我尽力回报国家却感觉自己无能,惭愧地居住在此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得到官府送来的香稻米和新鲜鲥鱼时的喜悦之情,以及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首句“官廪送来香稻米”展现了官府的恩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逐句翻译,最后认真核对。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赏析时要结合诗中的重要词句进行分析。 第一句“皇华十载进秋台”的意思是:皇华使者十年来已登上秋台
【注释】 林黄门:指林灵素。黄门,古代皇帝左右亲近侍臣的通称。明君:这里指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延伫(zhù):久立、等待。 回轩:即“回首”,回头,返回。雪飞花: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赏析】 此诗为和王公度韵之作,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省的祝愿。 起句以直抒胸臆的方式开篇,“忠臣忧国总忘家”,表明诗人自己是一个关心国家大事的忠臣。“谁肯留连岁月赊”
【注释】: 1. 凤雏:指李纲,他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名将,曾担任过宰相。凤雏鸣日:指李纲在临行前对友人的告别。 2. 高冈:指山岗。拂袖归山百虑忘:指李纲辞官回乡后的心情。拂袖归山:表示辞官,归隐山林的意思;百虑:指所有的忧虑;忘:忘却。 3. 新诗:指李纲写的诗歌。题遍午桥庄:意思是李纲写了很多诗歌,把诗歌题满了午桥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为朋友送别时所作
【注释】 三山:泛指福建省福州市的名胜区,包括乌石山、鼓山和金山。 缥缈孤云久望赊:缥缈,形容云彩轻盈飘忽的样子;赊,远的意思。 今喜承恩遂归省:今喜,今天高兴的事情;遂,就的意思;归省,回家看望亲人。 锦袍宫酿寿萱花:锦袍,华丽的衣服;宫酿,皇帝所赐的酒;寿萱花,即寿阳公主的花,这里借指女儿。 【赏析】 《送林黄门聪奉命代祀南海便道归省和同寅王公度韵四首》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寄弋阳致政李少卿四首是明代官员韩雍创作的一组诗。每首诗的内容如下: 1. 第一首: 天宠虽隆归兴浓,耆英会里得从容。 悬知一点丹心在,清梦还飞到九重。 - 注释:虽然受到朝廷的极高宠爱和荣誉,但内心回归故乡的热情仍然浓厚。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和地方的双重情感,既有对朝廷的忠诚,也有对故乡的眷恋。 2. 第二首: 三年不见谪仙人,落月空梁入梦频。 无限忧民忧国事,何时尊酒细咨询。 -
【注释】 兰台:官名,汉代御史中丞的别称。棘寺:即棘寺公馆,汉光武帝时设置,以供征辟官吏之用。功成:功业告成。归卧:回家休息。烟霞:指山中的云雾和彩霞。咏:吟诵。冒霜:冒着寒霜。犹:还。趁:追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弋阳任职期间写给友人李少卿的四首诗之一。全诗前两句写诗人功成名就后归隐家乡,过着闲适的生活;后两句写许多俗人追逐名利,不顾严寒也要赶夜路去干他们的事。 “兰台棘寺已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