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华十载进秋台,荣捧天书万里来。
游宦久谙当世务,平反今显济时才。
旌摇庾岭梅初放,舟指滦河冻渐开。
老我临边思无限,空将衰眼望蓬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逐句翻译,最后认真核对。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赏析时要结合诗中的重要词句进行分析。
第一句“皇华十载进秋台”的意思是:皇华使者十年来已登上秋台。皇华使是汉代使者的别称,这里指出使匈奴的汉朝使臣。秋台为汉宫名,此指长安。这一句写刘郎中远道而来的情景。
第二句“荣捧天书万里来”的意思是:我荣幸地拿着上天所赐的诏书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天书,即受命于天的文书。《汉书·武帝纪》:“(汉武帝)作黄金之印,龟钮以为符信,文曰‘天帝建元’,使使束至,受之於海上。”天书是皇帝的诏命文书。天书来到边关,自然意味着国家有重大的决策要发布,而使臣的使命也完成了。
第三句“游宦久谙当世务”的意思是:多年来在宦海中沉浮了解时事。游宦,指仕途上的往来奔波。这句是说刘郎中在宦海中历练多年,对时局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第四句“平反今显济时才”的意思是:现在能够明察秋毫,为百姓伸冤,显示了自己的才干。这句是说刘郎中在任职期间能明辨是非,公正执法,为百姓伸冤,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第五句“旌摇庾岭梅初放”的意思是:在庾岭上看到梅花刚刚开放,旌旗摇曳。庾岭是广东连县的一座山岭。这里用“旌摇”形容旗帜飘扬,用“梅初放”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这句是说刘郎中经过长时间的宦途奔波终于回到了京城,看到了春天的景象。
第六句“舟指滦河冻渐开”的意思是:船儿驶向滦河,那里的河水已经开始解冻了。滦河是一条大河,位于北京附近。这句写出了刘郎中回到京城后所看到的景象:河水渐渐解冻了。
第七句“老我临边思无限”的意思是:我在边疆已到了晚年,思念之情无限。临边,指边疆。这句是说刘郎中年纪已高,但仍在边疆任职,他想到了自己的年岁已经很高,但仍然身在边疆,所以思念之情无限。
第八句“空将衰眼望蓬莱”的意思是:只能空着一双衰老的眼睛望着蓬莱仙岛。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这一句是刘郎中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像仙人一样长生不老,永远留在京城之中。
全诗以送别为题材,通过描写刘郎中赴任途中的见闻感受,表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及个人对仕途的看法。诗人借刘郎中的经历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涯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对国事的关心和忧虑。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意味十分深刻,值得玩味。
【答案】
送刘郎中宽仁审刑广西回京
皇华十载进秋台,荣捧天书万里来。
游宦久谙当世务,平反今显济时才。
旌摇庾岭梅初放,舟指滦河冻渐开。
老我临边思无限,空将衰眼望蓬莱。
赏析:
《送刘郎中宽仁审刑广西回京》,唐代李嘉祐所作。
首联“皇华十载进秋台,荣捧天书万里来。”写刘郎中十年磨一剑,终得施展才华;“荣捧天书万里来”表明了刘郎中的荣耀与成就。
颔联“游宦久谙当世务,平反今显济时才。”写刘郎中历经风霜,饱经沧桑;“平反今显济时才”则表明刘郎中深得民心与重用。
颈联“旌摇庾岭梅初放,舟指滦河冻渐开。”写景状物生动传神:“旌摇”二字烘托出了刘郎中的威武形象与豪情壮志;“舟指滦河冻渐开”则描绘出了刘郎中归家的喜悦心情。
尾联“老我临边思无限,空将衰眼望蓬莱。”则抒发了刘郎中的离愁别绪以及归乡后的孤独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