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久客他乡一病身,萧条客况有谁亲。 故人遥赠江东酒,对酒真如见故人。 注释:长久地居住在他乡,身体一直不好,心情也极为萧条,没有什么亲人可以亲近。远方的朋友从江东寄来美酒,喝着这杯美酒,仿佛能见到老朋友一般。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寞。首句“久客他乡一病身”直接点明了诗人身处异地、身体不佳的现状。第二句“萧条客况有谁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三月晦日园人送王瓜:三月三十日这天,园里的人在送给我瓜。南浦春归已摘瓜:江南春天来了,已经摘了瓜。想尝尝新味却咨嗟:想要尝尝这种新滋味,可是有点后悔。故园滨海东风冷:我的家乡在海边,春天的时候风很冷。想得如今未着花:想到现在已经开过了花。 译文:江南春天来了,已经摘了瓜。我想尝尝这种新滋味,可是有点后悔。我的家乡在海边,春天的时候风很冷。想到现在已经开过了花。 赏析
午日闻竞渡歌 记得童年百不忧,每逢佳节盻嬉游。 如今为客不知节,闻着歌声添客愁。 注释: 午日:指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竞渡:赛龙舟,一种端午节的习俗。 百不忧:无忧无虑。 盻(xuàn)嬉游:欢快嬉戏。 如今:现在。 为客:作客他乡。 不知节:不知道过什么节日。这里是指不知道端午节怎么庆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慨。诗人回忆说,小时候总是无忧无虑
“青年才望有谁如,常得承宣从属车。” 注释: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年轻的时候,我就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远大的志向,常常得到朝廷的重用。 译文:我青年时期就已经才华出众,得到了朝廷的重用,经常跟随皇帝出行。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才华与志向的自豪,也反映了他在当时社会中受到重视的情况。通过描绘自己随从皇帝出行的场景,展现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午日风雨独酌有感 多病年年客异乡,不堪风雨又端阳。 重恩堂上天伦庆,应有愁人空断肠。 注释: 午日:端午节的别称。 重恩堂:旧时官署中用来招待宾客或处理公务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端午节独自饮酒时所写,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亲人和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首句“多病年年客异乡”表达了诗人常年客居他乡、疾病缠身的凄凉况味
丙子年夏天,洪吉、袁瑞临抚建信江、饶南康十一郡大旱,田租二百三十二万,勘得一百三十八万成灾。上奏章上报朝廷,蒙恩赐蠲免,对人民的担忧稍微舒缓,口占一首绝句以作纪念: 十郡青苗总似焚,不才无计扫妖氛。 蠲租有诏苍生感,圣主宽仁迈汉文。 【注释】 丙子: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金兵进攻鄂州。八月,金军渡长江攻黄州,南宋守将李显忠战败,高宗仓皇南逃。九月,高宗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登舟启行。
谢杨司寇惠家酿且求白鸭 其二 芳塘绿水浸青蒲,妆点风光少白凫。 君子亭边最藩息,双飞何日下洪都。 注释: 1. 芳塘:美丽的池塘。绿水:清澈的绿色水面。 2. 妆点:点缀装饰。风光:风景。 3. 少:缺少。白凫:白色的野鸭。 4. 君子亭:指高尚的人或地方。藩息:栖息之地。 5. 洪都:洪州,今江西南昌市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逸少池边鱼不惊 - 描述一个宁静的场景,在逸少(可能指的是某位古代文人或者隐士)的水池旁边,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且不被惊吓。"逸少"在这里可能是对这位人物的尊称,而"池边"和"鱼"则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 2. 卢仝门外鹤长鸣 - 描述另一位场景,卢仝(唐代诗人)的家门前,有一只鹤长时间地鸣叫。卢仝是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这里用他的名字来象征某种清高或超脱。 3.
【注释】 ①文节忠魂死亦生:文节是岳飞的字。文节忠魂即指岳飞。死后仍以忠魂的形式出现,也即“死而不朽”。 ②千秋祀典有人承:千秋,即千年。祭祀的礼仪有很长时间了。 ③秦贾多时绝:秦贾,即王翦。《史记·李斯列传》载:“(秦始皇)又使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④纵使绵绵羞更称:绵绵绵,形容时间长久。羞更称,羞愧于不能继续这种祭祀。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为纪念岳飞而写的
注释: 1. 象骨金笺:用象牙和金色的纸张制成的信纸。制度新:指新的书信制度,即书信有固定的格式。 2. 缄封千里:将信件密封起来,表示远方的思念之情。赠情深:把深情送给别人。 3. 挥时不用遥相忆:当挥笔写信的时候,就不必再遥想对方而感到思念了。 4. 满面清风即故人:脸上洋溢着春风般的温暖,就是久别重逢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书信的画面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