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雍
诗句:风雨萧萧三月三,一身为客在江南。 译文: 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一人飘泊在江南。 赏析: 诗人以“风雨萧萧三月三”描绘出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诗人以“一身为客在江南”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漂泊。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关键词解释: - 风雨萧萧:形容风雨交加的景象。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诗人用它来象征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
【注释】 ①苦节三十载:苦节,指节操高洁,不受外界的诱惑。 ②荐书辞达上:指李节妇向皇帝推荐自己的丈夫。 ③恩典未旌门:恩典,指皇帝对她丈夫的赏赐和封赠。 ④笋采名不死:笋采,指竹子,比喻人的名声。 ⑤共姜诗尚存:共姜,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共仲之妻;《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说:“卫侯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谓之宣姜。”杜预注:“宣姜字子般。”共姜是卫国贤夫人,与齐襄公乱伦而生子
【注释】 1. 详刑:详细审理案件。初拜命:刚被任命(为大理寺正)。2. 观化:观察风俗教化。3. 廷丞:大理寺卿。4. 徐杜声:指不传扬自己的好名声。5. 金陵(今江苏南京)归旅衬:指回到故乡的行旅费用。6. 玉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东。7. 秋台:指朝廷。8. 甲第:高门大户的宅第,这里代指官职。9、10、11句:分别指作者任大理寺正时的清廉,对朝廷的贡献及辞官隐居的清高。 【赏析】
注释: 四月十三日,西轩晚坐偶成的诗句。 池亭晚来坐,对景已忘言。 池亭在傍晚时分坐下,看着眼前的景象,已经忘记了说话。 月色犹未满,蛙声空自喧。 月亮还没有完全被照亮,蛙声却在那里喧闹不已。 八年游岭海,何日到乡园。 我八年来一直在岭海之间游玩,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 西北还多事,冥思心更烦。 西北地区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这让我的心更加烦躁不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
本诗的作者是韩雍,题目是《题鸥寓感寄杨司寇》。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终日沙鸥傍钓矶: - 终日:表示时间上的持续和不间断。 - 沙鸥:指生活在海边或沙滩上的鸥鸟。 - 傍钓矶:傍,靠近。钓矶,即钓鱼台或码头。 -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翁(即渔民)与鸥鸟相伴的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2. 海翁易虑便高飞: - 易虑:改变考虑或想法。 - 高飞:意指迅速离开或远走高飞。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主要因素,结合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独特体验,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 “夜酌池边闻钟偶成”意思是在夜晚喝着酒在池塘边上听到打更人的声音而写成的。 “客中怀抱不曾开,偶对清尊坐绿苔。”意思是我客居异地,心无牵挂,偶然对着酒杯坐下,坐在绿苔上。 “星月满天飞鸟定,微风遥度晚钟来。”意思是天空星光灿烂、月华如水
诗句原文: 春尽南州瓜乱生,野人初送最关情。 燕京不比秦京暖,二月终旬进未成。 注释与赏析: 1. “春尽南州瓜乱生”:描述了春天结束的时候,南州的瓜田中瓜果生长得很杂乱无序。 2. “野人初送最关情”:表达了园丁(或当地人)初次将王瓜送给诗人时的心情,这种情感是诗人最为关心和牵挂的。 3. “燕京不比秦京暖”:通过对比,强调燕京(今北京一带)的气候并不如秦京(今秦岭以北地区)温暖。 4.
注释: -玉箫吹月彩鸾飞,飞下江南览德辉。玉箫指笛子,月彩指月光,彩鸾比喻美丽的凤凰。飞下江南指的是凤凰从天上飞到人间。览德辉指的是观赏月亮的美丽光辉。 -看舞天风上阿阁,九韶声振九苞威。看舞指的是欣赏舞蹈,天风指的是天空的风,阿阁是古代的建筑形式,九韶声指的是音乐的声音,九苞威指的是威严和力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
【注释】 自遣:自我宽慰,自我安慰。自遣诗:即“自嘲”诗。 年少官高宠命频,推封两度及双亲。 年少官高:指年轻时就做了大官。 宠命频:恩宠的任命频繁不断。 推封:推恩。封:分封。 两度:两次。 及:达到。 双亲:父母。 凄凉莫起贤劳叹,遭遇如君有几人。 凄凉莫起:不要哀伤,不要去悲伤。 贤劳叹:贤良之人的辛苦叹息。 遭遇如君有几人:你的遭遇与这样的人相比,还有几个呢? 【赏析】
诗句解析 1 自叹: 表示诗人的某种情感或心境。 2. 红尘道上日纷纷: “红尘”通常指繁华的世界,“道上日纷纷”形容路上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3. 欲效微劳答圣君: 想要通过自己的微小努力来回报圣明的君王(这里的“圣君”指君主)。 4. 寄语乡山须待我: 表达对家乡山川深深的思念,希望有朝一日能重返故里。 5. 宦情原薄似秋云: 描述自己对仕途的情感,认为这种情感就像秋天的云彩一样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