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郡青苗总似焚,不才无计扫妖氛。
蠲租有诏苍生感,圣主宽仁迈汉文。
丙子年夏天,洪吉、袁瑞临抚建信江、饶南康十一郡大旱,田租二百三十二万,勘得一百三十八万成灾。上奏章上报朝廷,蒙恩赐蠲免,对人民的担忧稍微舒缓,口占一首绝句以作纪念:
十郡青苗总似焚,不才无计扫妖氛。
蠲租有诏苍生感,圣主宽仁迈汉文。
【注释】
丙子: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年)五月,金兵进攻鄂州。八月,金军渡长江攻黄州,南宋守将李显忠战败,高宗仓皇南逃。九月,高宗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登舟启行。
青苗法: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政府贷款给农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资金不足问题的政策。
有诏:指皇帝下诏。
苍生:老百姓。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在建康任上,面对大旱灾情所写,表达了诗人忧民之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前两句写灾情之重和诗人的无奈之情:“十郡青苗总似焚,不才无计扫妖氛。”十郡之地遭受大旱,庄稼被烧焦,百姓流离失所,一片荒凉。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无法驱赶灾难的阴霾,扫除妖氛。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灾区百姓遭遇的深深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力感伤。
后两句写皇帝下诏蠲免租税,百姓感激涕零,诗人以此自勉:“蠲租有诏苍生感,圣主宽仁迈汉文。”皇帝颁布旨意免除租税,百姓感激不尽,而诗人则以此为勉励,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像皇上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这里既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