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延龄
东海有迂儒用持国韵 东海之滨,有一位迂阔的儒者,他以持守国家大义为己任。 南面操鉴衡,进退动千百。 他在朝中执掌重权,进退之间影响深远。 自非规矩精,遂令众匠惑。 他的见识并非深不可测,反而让许多工匠心生疑惑。 子史为旁枝,六经为根极。 他将历史与典籍视为枝叶,而将儒家经典视为根本。 勉旃勿敢渝,寸心明得失。 他勉励自己,时刻警醒,明白得失之心。 【注释】: ①东海:指东晋王导、谢安等清谈家。
东海有迂儒,日坐诗书侧。 自夸识之无,钻研似蠹蚀。 埋头目光短,几案尘弗拭。 沉思苟有会,或歌或叹息。 敢谓性禀愚,难忘祖宗德。 诗书本旧畴,窃窥圣贤域。 所居虽海澨,颇称冠裳邑。 甲第郁相望,近颇推名国。 使非真有得,冠裳亦羽饰。 所以三十年,朝夕常歉灰。 纵能明大意,健忘非镌勒。 苦无师友资,落笔鲜奇特。 兴到辄一鸣,素纸染其墨。 上下千百年,柔腕乏筋力。 流览鼎彝文,矗矗圭璋植。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 第一句:我想在避世的山林中隐居,山丘壑谷是我所喜欢的。 第二句:竹窗和梧桐屋是我喜欢的地方,常常相约在那里见面。 第三句:鸟儿啼叫,花儿开放,我寻找贤明的主人。 第四句:酒满茶清,趁着好时光,我们尽情欢乐。 第五句:夜晚,我带着伴侣到邻寺去赏月。 第六句:绿溪舟小,过桥迟慢。 第七句:南园北陌空惆怅,记取村庄紫茜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逃离纷扰尘俗的生活
午会于今晷未斜,先贤皇极世争夸。 注释:太阳高悬于天空,时间还未到正午,这是先贤们所争论和夸耀的。 空中楼阁非忘物,书里渔樵自一家。 注释:空中的楼阁并不是忘记事物,而是书中的渔夫和樵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易契先天理有数,诗传后叶正还葩。 注释:易经揭示了先天的道理和规律,诗歌传播了后代,就像花朵一样绽放。 天根月窟由人悟,且坐春风看好花。 注释:天根和月窟都是自然界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742),诗人任太子少詹事时,送沈融去广西宾县任象州剌史。诗的首四句是写沈融赴任的情景。“茶星大雅士”,“茶”,指陆羽。陆羽字鸿渐,号茶山,复州竟陵(今湖北江陵)人。他著有《茶经》三卷,为我国古代茶叶专著。“大雅士”即指陆羽。陆羽以品茗闻名,又精于烹煮技术,故称“大雅士”。陆羽在唐代被尊奉为“茶圣”。“试县得来宾”,“试”,试用、试用的意思。“县”,指宾县
存诗稿用宛陵韵 这首诗通过表达诗人对于创作诗歌的态度和看法,强调诗歌的创作不应过于追求名利,而应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李杜(李白、杜甫)的崇敬之情。 诗人指出“诗不可轻作,此论疑亦偏”,意思是说诗歌不应该轻易创作,否则可能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这里的“轻”是指随意或者不重视的意思,“偏”则是偏离的意思。诗人可能认为诗歌应该认真对待,不能随意创作。 诗人提出“不求文字名
诗句释义与译文: 拂拂春风到鬓边,星星偏不让人先。 连朝客思浓于酒,十尺闲斋小似船。 是处名流吟节序,谁家老妪解诗篇。 劝君且袖祢衡刺,薄醉疏狂得少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春天的早晨,感受到了春风带来的温暖,同时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珍视。 “拂拂春风到鬓边,星星偏不让人先。”这两句诗描绘了春风拂过脸颊的感觉
午会于今晷未斜,先贤皇极世争夸。 空中楼阁非忘物,书里渔樵自一家。 易契先天理有数,诗传后叶正还葩。 天根月窟由人悟,且坐春风看好花
欲避风尘丘壑宜,竹窗桐屋每相期。 鸟啼花发寻贤主,酒满茶清趁好时。 邻寺月明携伴早,绿溪舟小过桥迟。 南园北陌空惆怅,记取村庄紫茜诗
东海有迂儒,日坐诗书侧。 自夸识之无,钻研似蠹蚀。 埋头目光短,几案尘弗拭。 沉思苟有会,或歌或叹息。 敢谓性禀愚,难忘祖宗德。 诗书本旧畴,窃窥圣贤域。 所居虽海澨,颇称冠裳邑。 甲第郁相望,近颇推名国。 使非真有得,冠裳亦羽饰。 所以三十年,朝夕常歉灰。 纵能明大意,健忘非镌勒。 苦无师友资,落笔鲜奇特。 兴到辄一鸣,素纸染其墨。 上下千百年,柔腕乏筋力。 流览鼎彝文,矗矗圭璋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