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面操鉴衡,进退动千百。
自非规矩精,遂令众匠惑。
子史为旁枝,六经为根极。
勉旃勿敢渝,寸心明得失。
东海有迂儒用持国韵
东海之滨,有一位迂阔的儒者,他以持守国家大义为己任。
南面操鉴衡,进退动千百。
他在朝中执掌重权,进退之间影响深远。
自非规矩精,遂令众匠惑。
他的见识并非深不可测,反而让许多工匠心生疑惑。
子史为旁枝,六经为根极。
他将历史与典籍视为枝叶,而将儒家经典视为根本。
勉旃勿敢渝,寸心明得失。
他勉励自己,时刻警醒,明白得失之心。
【注释】:
①东海:指东晋王导、谢安等清谈家。
②迂儒:迂阔的儒学家。
③持国韵:持守国家的法度和规范。
④南面:指在朝廷中位居尊位。
⑤操鉴衡(jiàn hé):掌管朝廷的监察权。鉴,镜子;衡,秤砣,比喻权衡轻重。
⑥进退:进退升沉,指政治上的得失。
⑦自非:如果不是……
⑧规矩精:规则严明而精密。
⑨众匠:众多的工匠。
⑩子史:指史书典籍。
⑾旁枝:指次要的事物或人。
⑿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著作,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
⒀根极:根本,基础。
⒁勉旃(qián):勉力,努力。旃,通“坚”。
⒂寸心:内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通过对东海之滨迂儒的描述,表达了对儒家经典的重视和尊崇,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诗中通过对迂儒的描述,展现了他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对国家大义的坚守和追求。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忧虑,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不安的无奈和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