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仁
【注释】 百年旧隐:指隐居生活。 一落尘埃竟不还:意谓自己一生清贫,未能回到故乡。 自倚渭流:意谓只能依靠渭河的流水。 兽食不留斑:意谓野兽不会吃有斑点的东西。 松楸:松柏和墓木。 涧壑惟馀夜月闲:意谓只有夜晚的月光是闲适的。 惭愧老兄携弱侄:惭愧地告诉欧阳雪舟你带着弱小的侄子来了。 又修茆(máo)屋卧云间:意为又盖茅屋在云雾缭绕的山间。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
诗句: 九日重登卧月台,西风愁对菊花开。 译文: 重阳节的那一天,我再次登上卧月台,秋风瑟瑟中,看着菊花盛开,却无法与朋友相聚畅饮。 关键词解释: 1. 九日: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宴之习俗。 2. 重登卧月台:指再次登上曾经熟悉的卧月台,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3. 西风愁对菊花开:西风吹动,菊花盛开,但诗人因故未能与之共赏,心生忧愁。 4. 空闻玉女宾云曲
次韵答欧阳雪舟 云出无心鹤自啼,尘埃何用污人衣。 东将入海从巢父,西上长安愧陆机。 才薄真为时俗忌,年衰犹恨弟兄稀。 南窗一枕松风睡,遮莫人间万事非。 注释: [1] 无心:无意,无目的。[2] 巢父: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据说他隐居在深山中,不问世事[4]。[3] 才薄:才能不足。[5] 遮莫:意思是“即使如此”,表示无论如何[6]。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与超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郄昂及第归江左》。下面逐句进行翻译: 石径松林入翠微,门人卜此窆空衣。 “石径松林入翠微”:石头铺成的小径通往茂密的松树林,进入那幽深的山间。 “门人卜此窆空衣”:我的门徒在这里安葬了自己,留下了空荡荡的衣冠。 流沙几日青牛度,沧海千年白鹤归。 “流沙几日青牛度”:流沙河上的青牛经过了几日? “沧海千年白鹤归”:海中经历了多少年的变迁后,一只白鹤归来。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野人自爱住云林,客到开门扫绿阴。 白帽有情应送老,绿尊无事且开襟。 一川野水舂锄下,四壁秋风蟋蟀吟。 共作故园松菊主,未惭元亮百年心。 注释: 1. 野人自爱住云林:我喜爱在云林(一种山林)中居住。 2. 客到开门扫绿阴:客人来访时,我打开门迎接他们,扫去门前的落叶。 3. 白帽有情应送老: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情义,应该被尊敬和送别。 4. 绿尊无事且开襟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山别墅种花时所作。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解释: - 红尘不入种花源,白发高居曝背轩。 - “红尘”通常指人世间的世俗纷扰,这里指的是喧嚣的世界。 - “种花源”可能是指一个隐居的地方,用来种植花草树木,远离尘世。 - “白发”指老年人的白色头发,暗示诗人已年迈。 - “高居”意为高处居住或隐居。 - “曝背轩”是一种建筑,可以晒背,可能是诗人用来避暑或欣赏风景的地方。 -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南山别墅的赞美,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爱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第一句:“道人放笔起峥嵘”,意思是说,道士放下笔,开始描绘起南山的美丽景色。这里,“峥嵘”形容山峰高峻险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山的雄伟景象。 第二句:“一片南山割眼明”,意思是说,一片南山如同刀切一般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让人眼前一亮。这里的“南山”和“眼明”都形象地描绘了南山的美丽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詹齐之来探访您的章屯别业未能如愿,留下了诗句以留念。 一自琅邪返故林,几年种树未成阴。 野人自爱住云林,客到开门扫绿阴。 [②] 白帽有情应送老,绿尊无事且开襟。 [③] 春雨桑麻连晓社,西风猿鹤共秋吟。 [④] 忽闻张籍蓬门过,他日相期话此心。 赏析: 诗中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见的场景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首联“一自琅邪返故林
诗句释义和译文 第一句:“携家自爱鹿门耕,避世何须谷口名。” - 关键词:携家、鹿门、耕、避世、谷口名 - 注释:携带家人在鹿门(地名)耕种,避开世俗的喧嚣,何必在乎谷口(地名)的名声呢?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俗世名利的不屑一顾。这里的“鹿门”、“谷口”都是作者隐居的地方,表明他选择与家人一起在山中耕田,远离尘嚣。 第二句:“黄菊正开扶短杖,白衣不至对空罂。”
【注释】城南:指洛阳。泮宫:古代设在学宫的池水,泛指学校。萧萧白发倦登楼:形容岁月流逝,白发已满,不再有登楼的壮志。 【赏析】这是诗人送别友人蓝涧并酬答之作。首联写与朋友分别于秋日城南,时值五经之年,但才名未被收用。颔联写朋友在学堂中济济成群,自己却是孤苦一人。颈联写兄弟离散,亲人远去,只有山川相望,草莽一丘,令人心酸。尾联写想起昔日同游西风九日的情景,而如今却物是人非。全诗以离别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