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麟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语言特色。同时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整首诗的内容来分析。“塔山观牡丹”意思是:在塔山观赏牡丹花。“品题国色总寻常,姚魏争夸压众芳”意思是:国色的牡丹,平常人都能赏识;姚、魏两位画家争相斗艳,压倒百花。“不是宣和翻旧谱,何人解赏女真黄”,意思是:如果不是在南宋宣和年间重新编印了《宣和画谱》
【注释】 龙节:即龙杖,古代皇帝的仪仗。沧溟:大海。璀灿:光彩夺目。宸章:指帝王的诏书。胡威臣:唐玄宗时宰相姚崇。观风先到却金亭:据《新唐书·姚崇传》载,玄宗在骊山温泉沐浴,召见姚崇,命他先去查看温泉水是否已热,然后才入浴。“却金亭”为骊山温泉中的一座亭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奉命出使琉球(今台湾)的情景。 第一句写持节渡海。第二句写皇帝诏书的光辉。第三四句写出使琉球途中的观感与印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作品,描绘了牡丹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国色天香的赞美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催放鼠姑花信风:这句诗的意思是,随着春天的到来,鼠姑花(即牡丹花)也开始盛开,仿佛有信风催开它似的。"催放"是指牡丹花开始开放,"鼠姑花信风"则形容了牡丹花开得如此茂盛,如同信风吹过一样。 2. 锦茵银烛照鞓红:这里的"锦茵"指的是锦织的地毯,"银烛"指的是银质的蜡烛
【注释】 (1)射猎:打猎。山头,山顶。海云,即海边的云雾。挏酒,斟酒。醉斜曛:夕阳西下,天色昏黄。 (2)纸钱:祭祀用的冥币。松楸老,指坟墓中的松枝、棺材。 (3)欢斯:这里指“其人”。部落坟,指琉球国的一个部落。 【赏析】 这首竹枝词描写的是琉球人的葬礼风俗,表现了他们对祖先的崇敬之情。首两句写射猎时望海云;三四句写祭祀活动,以纸钱挂道,祭奠亡灵;最后两句写墓地景象。全诗语言平实,意境幽深
【注】1. 沙市:地名。2. 青奁:指妇女的妆奁(化妆盒)。3. 筹花:即“簪花”,一种古代头饰。4. 小红螺:形容小而精致的螺壳。 日斜沙市趁墟多,村妇青奁藉绿莎。 莫惜筹花无酒盏,人归买得小红螺。 注释:太阳快要落山了,在沙市镇上赶集的人很多。村中的妇人用绿色的莎草作为妆奁的铺垫。不要吝惜花钿,没有酒杯就用碗来盛着喝,因为人已经回来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集市的场景
【注释】: “三十六峰”:指福建闽南一带的三十六座山峰。“瀛海”:古代对渤海的美称,这里泛指南海。“烟萝马齿山”:山名,在今广东潮州市境内。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登上马齿山后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前两句写山势高峻险要;第三句写山势陡峭、云雾缭绕;最后一句写山顶有一片青翠的树林,树木茂盛,郁郁葱葱。整首诗形象地描绘了马齿山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手持龙节渡沧溟,璀灿宸章护百灵。清比胡威臣所切,观风先到却金亭。
催放鼠姑花信风,锦茵银烛照鞓红。 何当澹月慈恩寺,传遍新词到六宫。
林麟焻是清代的诗人,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林麟焻生活在清代,这是一个诗歌极为繁荣的时代。清朝中叶,诗歌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许多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人的思想情感。林麟焻的生平事迹和其诗作的流传,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文化成就,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化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