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个选项中的关键意象,联系作者和注释,然后判断正误。此题要注意“集字联”这个信息点,集字联是谜语类诗词。谜底是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的一句。全诗如下: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九歌一唱彻,叹息将何极?不学武陵渔,缘溪问樵客。 【答案】 ①“论”指“议论”,②“六书”指“汉字的造字法”
【注释】 尚论情:犹言论人之情。尚,同“上”。情深:感情深厚。 窃比:私相比并,以自己为榜样。 悟真如:悟得真理。 真如:佛家语,即真实之性理。 【赏析】 此联出自清·陈云亭《集字对联》。作者将上下联的每个字拆开来读,每组字又组合成一句完整的对偶句。上下两联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形式整齐,意境相通。 上联是说,人们往往只看到别人表面上的善行而看不见其内心深藏的真情,因而常常产生误解
注释 集字联:一种对联形式,即把两个四字词语的首字分别作为上下联的起头。 到:到达; 从:跟随; 月地参真佛:指随同月光进入天界,参拜真实的佛陀(佛教称佛为“真佛”),暗含出家人的意思。 据:占据,凭借; 书城:指书房或藏书之地,这里指代文人雅士的居所。 作寓公:做隐居生活,这里的“寓”有寄居、居住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集字联,每句都包含了四个汉字,并且都与佛教有关
【注释】 高士:指隐者或隐居山林的志士。戴安道:东汉末年戴良,字子卿,庐江皖人(今安徽无为)。少好学,与当时名士交游,后隐居不仕。王无功:唐代诗人王维,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天宝年间,曾为监察御史,因事下狱,被贬至太子中允,不久又任济州司仓参军。他一生淡于仕途,喜爱山水田园之乐。诗多写景言情,以清新空灵见长,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家。 【赏析】 此联对仗工整,意境清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能力。首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抓住关键词“疑”“思”“悟”“异论”“同心”等词语体会诗人的情感。 【答案】 却为今疑思苦悟;须从异论见同心。 译文:现在的人怀疑我,我苦苦寻思去解答疑惑,必须从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中寻求一致的看法。注释:疑:怀疑,怀疑。苦悟:苦苦思索。同心:指思想统一、一致。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与韩荆州书》中的自序。诗人以“疑”开篇
注释:事情到了从容不迫的程度,就能与人和睦相处;当处境逼仄危险的时候,也敢于依靠他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作者通过描写“集字联”,表现了人生哲理,即处世待人要能从容自如,当危难时要敢于求助他人,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听说你何时能够常保青春,我常恐暮年已到;置身高位不辞高远,但求有所作为。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劝勉诗句,诗中通过“常恐暮”和“未辞高”两个词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诗人用字精炼,语言简练,意蕴丰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又体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
【译文】 功名盖世不矜夸;道德积身惟敬诚。 【注释】 集字联:一种对联形式,将上下联的每个字集中到一个词语或句子中,要求该词语或句子能涵盖上下联的意思。 功名盖世不矜伐:形容一个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并不因此自夸或者炫耀。 道德积身惟敬诚:强调一个人在品德修养方面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对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名利看淡
注释:随意地挥洒笔墨,不知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晚景;但只要心中所愿,随时都能找到异书收藏。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以“集字联”为题。作者借“率意”“遂心”二字,写出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喜爱和倾慕之情。前一句写自己作书的心境;后一句写自己觅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爱好
【解析】 题中“集字联”是要求对对句,即两联相对工整。上联出句“校理异文”意为校勘整理古文典籍,这是做学问的基础;下联“从容清绩”意为办事时从容不迫,政绩清白。 【答案】 上联:校理异文天禄阁 下联:从容清绩盖公堂译文:在天禄阁中认真校理古籍,使文献得以流传;在盖公堂里,他处事从容,清白的官声传遍天下。注释:天禄阁:汉代藏书之所。盖公堂:汉丞相盖长公主的府第。译文与注释一一对应,且译文准确、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