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
【注释】 张子野:北宋词人张先。子野,字平叔,天圣中进士,官至尚书都省令史、集贤校理、祠部郎中、吏部侍郎等职。真辞伯:真才实学的文士。李将军:唐代画家李思训的号。画师:指绘画家。 【赏析】 这首集句联是作者为李思训写的一副对联。上联“如张子野真辞伯”赞张先生为文坛上的佼佼者;下联“是李将军乃画师”则称誉李先生为绘画上的大家。这副对联用典贴切,语意贯通,堪称佳作
注释:收藏奇异的书籍,一定要得到最初的版本;收购古代的画作,必须检查是否有断裂的痕迹。 赏析:此联是一首集字成联,每句都由四个字组成,且每个字都有其特殊的意义。藏异书贵得初本,意思是收藏那些奇特的书籍,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它们的初始版本。收古画须检裂文,意思是收购古代的画作,必须仔细检查是否有断裂的痕迹。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收藏东西时要注意细节,才能更好地保存它们
注释: 闻常言辄有至理:听到经常说的话,就能领悟其中的道理。 爱别致便非本心:喜爱独特新颖的东西,就会偏离自己的本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至理”和“别致”的看法。他认为,听到经常说的话,就能领悟其中的道理,这是符合自己本性的,所以是“至理”。然而,如果过于喜欢独特新颖的东西,就会偏离自己的本性,所以是“非本心”。总的来说,诗人主张在追求真理的同时,也要遵循自己本性的原则
释义: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违背天理;做人应当与前人争高下。 注释:做事:行事,即处理事情。立身:做人,即做人的道理。古人:指前人,指古代的贤人。争:争高下。高下:高低。 赏析:这是一副对联。上联是说,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违背天理;下联是说,做人应当与前人争高下。整副对联的意思是,要做一个遵守道德规范的人,就要向古人学习,与他们争高下
【注释】 纵:放眼;古今: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还自省:回头看看自己,自我反思。侧身天地:俯视天地,比喻置身其中。一无言:一言不发。 【赏析】 是诗人在《集字联》中所写的对联。“集字联”是作者的得意之作。他通过“集”字把上下句连成一体,并运用了“借代”“象征”“暗示”等修辞手法,巧妙地把诗句融会贯通、浑然一体。诗的上下两句是互相呼应的,前一句是回顾自己的历史经历,后一句则是展望自己的未来
注释:对月横安高士榻,意思是对着明亮的月光,在高士(指隐士)的床上横卧休息。 论文喜得古人书,意思是在研究文章时,喜欢得到古人的书作参考。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书房中夜深人静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读书的热爱和追求。首句“对月横安高士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月光下,舒适地横卧在高士(指隐士)的床上休息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二句“论文喜得古人书”,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书籍的珍视和喜爱
注释: - 时事亦当参古礼:时事也应该参考古代的礼仪。 - 人为不敢恃天功:人不能依赖天上的功劳。 译文: - 时事也应当参照古代的礼仪;人不能依赖上天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时事”和“人为”两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传统和现实社会的思考。在古代,人们通常会遵循古老的礼仪,以维护秩序和稳定。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能过于依赖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而忽视了传统价值观的重要性
【注释】 集字联:一种对联形式,上下联各用一个或几个字。 揆(kuí)高度深,九数所极:揆,推测;九数,古代计数法,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合为九数。这里指“九”这个数字。指事会意,六书之纲:指事,会意的简称,是造字法之一,指通过形状、动作和声音来表示意义。六书,指《说文解字》中介绍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 【赏析】 本诗采用集字联的形式,上下句各用一个字,上句用“九数所极”四个字
“集字”是一种书法艺术,即把单个的汉字集中成一幅对联或一副对子。“悟到前身应是月”和“数来益友莫如书”,这两句都用了集字联的形式,将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第一句“悟到前身应是月”,意为领悟到自己的前身应该如同月亮一般。这里的“悟”指的是觉悟、理解,而“前身”则是指一个人的灵魂或者精神本质。将“悟”和“月”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寓意着一个人需要通过觉悟来了解自己的灵魂本质
【注释】 集字联:将一个字拆分为两个字,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字。 目未曾见莫言怪:眼睛从未见过的东西,不要以为是奇怪的东西; 心所不安斯谓危:心中感到不安的,就认为它很危险。 【赏析】 “集字联”是一种对联的形式,将一个字拆分为两个字,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字。这种对联形式需要对中文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创作出好的对联。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