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
注释:用三片蕉叶试酒,诗吟咏万竿竹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品酒、赏竹的闲适之景的七言绝句。 “酒试三蕉叶”,意思是用三片蕉叶来品尝美酒。这里以三片蕉叶来比喻美酒,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美酒的喜爱之情。而“酒”字则直接点明了主题,使全诗充满了浓郁的酒香气息。 “诗吟万竹风”,意思是在竹林中吟诵着诗歌,仿佛听到了万竿竹风吹过的声音。这里将诗人与竹子联系起来,描绘了一个宁静、优美的画面
课儿联 其三十七 听雨千秋想;藏山一代雄。 注释: - 课儿联: 古代汉语中,“课”指学习、教育,“儿联”则可能是指对对联的吟诵或创作。 - 其三十七: 指这首诗是其系列作品中的第37篇。 译文: 听着千年的雨声,思念着千古的英雄。 赏析: 《课儿联》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人物的经典作品。梁鼎芬通过“听雨千秋想”,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深感慨与怀念。雨声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引人深思
注释 走卒:指奔走的差役。司马:古代官名,掌军事、治安等事。卧龙:指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的重要谋臣,后被刘备称为“卧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张相镐》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走卒知司马,山川出卧龙。 云台徒旧业,泉石寄闲踪。 海气三江暗,天风万里通。 何当一樽酒,重到剡溪东。 译文 奔走在官府的差役知道司马的才能,山川之间出现卧龙(指诸葛亮)。 云台山徒留下旧业
注释:人的性情和画中人的形象相映照,诗人通过诗歌来宣扬节义。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画和诗的关系来赞美诗人的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对节义的崇尚之情
在解析古诗《课儿联(其四十六)》时,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诗中的韵脚“重”与“轻”,它们分别以“同”、“已”结尾,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字词的选择上,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事物轻重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更深层次的解读: - 诗句释义:《课儿联(其四十六)》中,“马骨金同重”指的是马骨的价值与其重量相等,强调了物尽其用或物有所值的观念
注释:巫山的曹娥,以孝顺著称;宗臣屈原,忠贞不渝。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忠孝的赞美之情。首句点题,直抒胸臆,指出诗人要学习的榜样人物。后句则是对首句的具体化,将学习的目标具体化为两个,一是孝顺,一是忠诚,即曹娥和屈子。这两句既独立成章,又相互照应,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的意境
【注释】 课儿:旧时儿童读书的启蒙读物。联:这里指诗篇。 存直节:保留正直的操行。 卖卜:古代的一种占卜方式,用龟甲、兽骨等物来占卜吉凶。表示不屈于权贵。 孤忠:忠于国家的忠诚。 【赏析】 《课儿联》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其内容如下: 破碎的琴弦,保存着正直的操行;出卖卜卦,是为了表明忠诚不二的志气。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其内容如下: 破碎的琴弦,保存着正直的操行; 出卖卜卦
注释:雄心壮志如大地的支撑,只手就能拉回天河。 赏析:这是一首咏人诗。首句“雄心扶地轴”,写诗人的雄心壮志,如同撑持大地的轴一样坚强,表现了诗人豪迈、坚定的性格特点。次句“只手挽天河”,写诗人的才能非凡,有挽天河水的力量,表现出诗人气魄宏大的特点。全诗以夸张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英勇气概和卓越才能
【注释】 课儿:儿童游戏。柳眼:柳叶,春天柳叶初生,形如眼睛,故称。松髯:松树长出的一种细毛,形状如须。 【赏析】 这首《课儿联·其一四一》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柳眼窥春早”写柳树的柳叶在春天刚刚发芽,像一双眼睛一样注视着春天的到来;“松髯拂水长”写松树的松针在春风中轻轻摇曳,好像在水面上飘动。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注释:学习道理要安于贫困和低贱,吟咏诗歌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苦与甜。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人生的苦与甜。同时,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即使身处贫困和低贱的环境,也不能放弃学习。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