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
《课儿联 其四十二》:“刚柔皆有用;来去本无心。” 刚柔皆有用。来去本无心,表达了诗人对刚柔并济之道的认可和推崇。这句话体现了梁鼎芬对事物的全面理解,既不忽视刚强也不否定柔和,认为两者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即事物的来去本无定数,不应过分执着
注释:学习道理要安于贫困和低贱,吟咏诗歌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苦与甜。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人生的苦与甜。同时,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即使身处贫困和低贱的环境,也不能放弃学习。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注释 “春气”两句:春日的和煦气息,使芳草萌生;人们的欢愉心情,更爱晚晴的美好。 赏析 《课儿联·其一》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上阕写春天的景致,下阕写人们的心情,全词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春气知芳草”一句的意思是:春日的和煦气息,使芳草萌生。这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人心爱晚晴”一句的意思是:人们的欢愉心情,更爱晚晴的美好
注释:水面映照的花朵和枝干都显得潮湿,看云仿佛是一幅画。 赏析:诗人在描写春天的景象时,以自然物象为媒介,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景色,花枝被雨水打湿,云朵像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注释】苍劲:苍老而有力的样子。焦山柏:指柏树,这里代指柏树。庾岭:地名,在今江西吉安境内。 【赏析】这首诗是写梅、柏二物的。首句“苍劲”二字,概括了二物之特点,用来形容柏树的干枝挺拔苍劲,用来形容梅枝也显得十分合适。次句写梅花,说它清香扑鼻,令人心醉。第三句紧承前句,说梅花盛开于寒冷的庾岭之上,更显出它清寒傲骨的品格。全诗以“苍劲”“清寒”作结,使整首七绝都笼罩在一种苍劲清寒的氛围之中
梅花三四里: “梅花”指的是梅树,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香气。“三四里”是形容距离之远,意指梅花的香气远远地飘散开来。 道德五千言: “道德”指的是儒家的道德观念。“五千言”是形容篇幅之长,意指儒家的道德观念非常丰富,需要用五千字来表达。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香气和儒家的道德观念,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的重视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的高度重视。 赏析:这首诗以梅花和道德为主题
【注释】课,功课。联:即“韵”,诗的一种格式。 赋诗藏乱世:在战乱的年代里写诗,寄托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吹笛醉馀春:吹奏笛子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年代诗人创作诗歌的场景以及吹奏笛子陶醉在春天美景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 赤生能报主;白发不求时。 注释:赤色的头发可以报答主人的恩情,而人到老年就不再追求名利。 赏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梁鼎芬的《课儿联·其五三》中的名句。它通过描绘赤色头发和白发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状态:一种是对主人的忠诚和报答,另一种是随着年老不再追求名利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两种不同境界,让人深思
【注释】: 熟鸟:老鸟。知:知道,了解。人到:人来了,指诗人归来。闻鸥笑客忙:听见海鸥在嘲笑那些忙碌的客人。 【赏析】: 《课儿联 其五十》,作者佚名。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一幅海阔天空、鸥翔鱼跃的美丽画卷。诗中“熟鸟”两句为前两句的补充,写诗人归来的情景,“熟鸟”句意为“老鹰已经识得归巢之客”,而鸥鸟则嘲笑那些忙碌的客人。后两句写鸥鸟自由飞翔于海上,鱼儿自由嬉戏于水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注释】: 课儿联 其四十九:诗篇。 栽竹龙生日;栖松鹤有年:种竹子时,龙在地下生活;栖息在松树上的鹤活了很长时间。 【赏析】: 《课儿联 其四十九》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作品。此诗前四句以竹松为题,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画面。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