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
卢杞奸能指;延龄谤已深。 诗句释义:卢杞,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以他的奸诈和才能著称,他的行为被人们指责。延龄,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人或事件,他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译文:卢杞的奸诈和才能得到了人们的指责,而延龄则因为诽谤而声名狼藉。 关键词解释: 1. 卢杞:唐代时期的官员,因其政治行为被后人广泛批判。 2. 奸能指:意指卢杞虽然有奸诈的一面,但也能指出他人的弱点。 3. 延龄
暑盛蚊如市 春深燕有家 夏日炎炎,蚊虫成群;春天渐浓,燕子归来。 注释: - 暑盛:炎热的夏季。 - 蚊:蚊子。 - 如市:像集市一样多。 - 春深:春天来临。 - 燕:燕子。 - 有家:有一个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天和春天的景象和特点。夏天天气炎热,蚊子很多,就像集市一样热闹。春天来临时,燕子也回来了,有一个温馨的家。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释义:张镒当时赏识,东坡后代尊敬。 赏析:这是一首咏赞诗,诗人以“课儿联”为题,赞美了张镒、苏东坡两位历史名人在教育上的成就与影响,并以此表达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张镒当时赏”,指的是唐朝时期张镒对儿子的教育十分重视,他在当时就非常赞赏儿子的才华和能力,并给予了很多鼓励和帮助,使儿子能够顺利成长。 颔联“东坡后世尊”,指的是宋代的文豪苏轼,他在后世被人们尊称为“东坡”
【注释】: 绿阴:树荫。人静:人少。芳榭:美丽的楼台。频来:频频飞来。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清幽的环境中,欣赏美景、吟诗作画的情景。全诗意境优美,格调闲雅。首句“绿阴人静坐”,描写的是环境幽静,绿树成荫的宁静景象;第二句“芳榭鸟频来”,则描绘了鸟儿在花木繁茂的榭台上欢歌笑语的生动场面。整首诗以“静”字开头,“静”字贯穿全篇,给人以恬淡、静谧之感
释义:奉亲茶一串,指侍奉双亲。登科事三科,指三次考取功名。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新题乐府》组诗中的第58首。此诗以"奉亲茶一串;登科事三科"两句作为全诗之总纲,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为双亲奉茶、自己登科三次的情景。诗人在侍奉双亲时,十分细心周到,不仅每日奉茶一盏,而且一有闲暇就到双亲面前陪伴左右,尽孝道之心。而在科举考试中,诗人也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三次都金榜题名
注释:奉天从驾的日子,是郑县罢官后回到家乡的人。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奉天”是指唐朝的首都长安;“郑县”是当时杜甫居住的地方。诗的前两句是说杜甫奉皇帝之命到长安去,在郑县又辞官回到了家乡。诗中的“联”指“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这是杜甫为友人刘少府所作的一首长诗,全诗以绘画为主题,通过描绘画家刘少府所画山水画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
【注释】 课儿联:一种儿童游戏,即把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取一个名字,然后按名取物,以定胜负。五十五:这是一组的编号。 【赏析】 诗是《千家诗》中的一首都选,原题作《课儿》。 “夜凉”两句,写夜深时闻笛声,天晓又闻钟声。夜寒,故笛声悠扬;晨起,故钟声清脆。“乍听”,初听。“乍”有刚刚、忽然之意,“乍闻”就是刚听到的意思。 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
【注释】: 武夫:武将。 挥涕读:流泪读书。 贤主:明君。 降心从:改变态度,听从命令。 【赏析】: 这首诗的译文是“将军挥泪读书,明君改变心意听从他”。诗的内容是说一个武将因为思念妻子而不能安心读书,明主知道后,便下令让这个武将的妻子来,并答应让她住在自己的府中。这样,武将就可以安心地读书了。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贤主明君和良妻美妇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的现实
【注释】: 课儿:本指儿童诵读的诗歌,此处借指童蒙读物。联:对偶,这里指诗。 藏身集:指《藏身集》一书。藏身,即隐姓埋名,隐居山林。 验方:中医方剂,这里指《藏身集》中的医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其生活经历。诗人在年轻时曾参加平贼之役,后来隐居山林,研读医书,行医治人,因此有“藏身集验方”的说法。《课儿联 其六十七》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
注释:用兵时,要明白何时该进攻、何时该防守。劝谏君主,是最忠诚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忠诚和智慧的看法。在战争中,知道何时该进攻、何时该防守是一种智慧。而在劝说君主时,最忠诚的态度则是最重要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忠诚和智慧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冷静思考,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