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师范
【释义】: 本诗以四句二十八字的绝句,颂扬了古代贤明的君王和贤德的尊者。第一句“君王一语出如纶”,用比喻手法形容君王的话像丝线一样柔软而有弹性;第二句“尊者眉毛八字分”,用夸张手法描绘了尊者的神态;第三句“四海风清烟浪静”,描绘了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的景象;最后一句“碧天无际水无垠”,形容天地辽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注释】: 1. 纶:丝线;比喻话语。 2. 八分分
日面和月面的轮廓,难以辨别。 仿佛要抬眼望去,空中浮现两朵云彩。
【注释】: 1. 偈颂:一种佛教用语,指佛经中韵文。 2. 偈(jié):梵语的音译,是佛教徒念诵佛经时所吟诵的一种诗体。 3. 机不离位:指禅定。禅定是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求心无外驰,专一于内,达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境界。 4. 沉:深藏、沉浸。 5. 醉乡:指佛教中的涅槃境界,是超越生死轮回、达到彻底解脱的状态。 6. 窠(kē):鸟巢,比喻人的思想和见解。 7. 滞(zhì):停留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二千年前,尺不如寸。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尺不如寸”的表述,突出了时间的快速消逝,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进步。 2. 二千年后,寸不如尺。 释义: 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迅速流逝,通过“寸不如尺”,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认为在更长远的时间尺度上,过去的事物将显得微不足道。 3. 清凉到这里,眼不见为净。 释义:
【注释】: 旧岁今宵去,去去实不去。新年明日来,来来实不来。万古长空无变异,循环日月空相催。 【赏析】: 《偈颂十七首》是佛教禅宗诗人慧能所作的一首偈语诗。这首诗的意思是:旧年今宵离去,去去实不去;新年明日到来,来来实不来。万古长空无变异,循环日月空相催。 “旧岁今宵去”中的“去”是指时间上的过去和空间上的离开。这里的“旧岁”指的是去年或者上一年的意思。“今宵”则是指今天晚上或者现在的意思
【注释】 光景:时光。若逝川:好像流水消逝一样。底事:什么事情。何曾:不曾。有:存在。 【赏析】 这首偈颂,是一首写时间的短促和流逝的哲理诗。诗人从时间流逝这一现象出发,以“逝川”喻时,形象地说明了一切事物无一例外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没有哪一刻是永恒不变的,从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思索和无限感慨。 首句“光景匆匆若逝川”,用“逝川”来比喻时光,说明光阴如流水般迅速流逝
【注释】: 古老相传鬼叫坑:鬼叫坑是中国古代的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南。传说这里是鬼魂聚集的地方。 早知鬼便是人做:早知道,如果一个人变成了鬼,他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夜半三更也可行:在深夜的时候,人们也可以做出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鬼怪与人类共存的画面,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现象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古老相传鬼叫坑”这一设定,引出了关于鬼和人的讨论
【解析】 1. 法无去来。“去来”即“往来”,是佛教名词,指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法无去来”是说佛法是没有生灭的,它永恒不变。“无动转相”是指没有转变的状态,也就是没有改变的状态。 2. 灯笼挂在露柱边,露柱挂在灯笼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个灯笼挂在了露柱的上面,一个露柱又挂在了灯笼的下面;露珠悬挂在灯盏上,灯盏又悬挂在露珠上。 3.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一般,一日十二时,时时一样。这是说
【注释】偈颂:是佛教的一种文体,每四句为一偈,合称“四偈”,又称“偈语”。此诗以佛家思想为背景,表现禅宗祖师的禅法。 其九:这首诗的主旨是强调佛法非出世、非西来,而是通过祖师的教导,让世人悟道。 颟顸一句子:颟顸,即粗心大意;一句子,即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这首诗用“颟顸一句子”形容那些自以为是、自以为懂佛法的人,其实他们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没有深入理解佛法的本质。南岳对天台
注释:江南地区的两浙,春天寒冷,秋天炎热。 尘沙劫事在如今,如今不异尘沙劫。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有力。诗人以江南两浙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四季分明、气候变化无常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尘沙劫事”指的是世间的种种苦难和磨难,而“如今不异尘沙劫”则意味着这些苦难和磨难仿佛尘沙一样,已经成为了永恒不变的历史。这首诗通过对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