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庸
林登庸,清台南大目降(今台南县新化镇)人,台南州新化公学校毕业后,曾受聘为该校雇员。 大正十一年(1922)新化公学校卒业生举办同窗会,并为林登庸、小田平六、大井恒吉以及故校长酒井达等人建立纪念碑,以其筹建大目降公学校有功。 〖参考《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册号九五四五,文号二十四,第二十三卷,1898年10月1日;《台湾日日新报》,「新化同窗建碑氏」,1922年10月2日,第三版。
清代林登庸《庆飨老典》释义
注释 庆飨老典:庆祝长寿的典例。 人生罕有寿期颐:人生很少有能活到九十岁而颐养天年的人。 疠疫灾祲(jìn):指瘟疫和灾害。百试之:多次尝试。 不是天朝多瑞应:不是上天降下很多福应。 何从赢得鬓如丝:如何能够拥有像丝一样白的头发呢?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重九席上赋坐间士》中的第一首。此诗作于公元1184年,即宋孝宗淳熙元年,辛弃疾四十九岁时。当时
清代林登庸《庆飨老典》释义
【注释】 庆:庆祝。飨:宴享、设宴请客。老典:老人的典礼,这里指宴会中的礼节。霜髯雪鬓:白胡子和白发。华筵:丰盛的酒席。恰似:好像。人间小洞天:人间的小仙境。皤(pó)皤:形容头发花白的样子。士女:指在座的宾客男女青年。 【译文】 满座宾客都是老年人,他们的头发都如霜雪一般洁白。这就像人间的一个仙境,美极了。酒杯和笙簧都备齐了,大家尽情地饮酒唱歌,忘记了年岁。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八十岁时
林登庸
林登庸,清台南大目降(今台南县新化镇)人,台南州新化公学校毕业后,曾受聘为该校雇员。 大正十一年(1922)新化公学校卒业生举办同窗会,并为林登庸、小田平六、大井恒吉以及故校长酒井达等人建立纪念碑,以其筹建大目降公学校有功。 〖参考《台湾总督府公文类纂》,册号九五四五,文号二十四,第二十三卷,1898年10月1日;《台湾日日新报》,「新化同窗建碑氏」,1922年10月2日,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