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椿
谢泗亭太守邀请我一同登上高高的山头观赏巍峨的峨眉山。 三江汇合后开始流动,嘉州一城的堤坝如同屏障。隔江群峰直插云霄,城中只有一座山峰与它对齐。 江声山色无穷无尽,那一座山峰将群山的奇异尽收眼底。楼阁在风中飞翔欲飞去,对面直接扑向三座峨眉山。 峨眉山就像美人,隐约出现又隐入其中。太空没有一丝细云,一角秀美微露。 峰巅横绝于古时的太古雪,直射双眼令人感觉寒气逼人。空中飘渺的云雾笼罩着整座山
【注释】 江南封事:指唐代宗时期,郭子仪被加官太师、中书令,代宗赐给他的诏书。 同唱西来:唐肃宗时,郭子仪等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 牛李:指宰相李揆、李逢吉父子。 邓钟和:指节度使杨国忠,字国忠。 朝右恩荣极:指郭子仪家族世代受朝廷重用。 三帅:指三位节度使:安思顺、哥舒翰、崔希逸。 蛮:指安南。瘴疠多:指岭南一带气候湿热,疫病流行。 武安:指郭子仪。族:指他的家族。漫将朝露叹蹉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创作的。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前四句描述将领们在战场上的艰辛与牺牲;后四句赞美将领们的精神风貌和贡献。 译文: 将领们登上重坛,炎风吹病骨更显憔悴。国家恩赐终究要捐躯报效,公论都嗟叹得谥难。百卷传书名世,万间广厦士忘寒。无干别有绥苗略,何止才人泪未干。 注释: 吊诸将相诗:这首诗是对将领们英勇奋战、舍生取义的赞颂和哀悼。 节镇:指军队驻扎的地方。 重登上将坛
江行偶作 渺茫天涯去,凄然骚客悲。 秋风山谷寺,暮雨小姑祠。 归燕依樯远,神鸦舞棹迟。 萧萧江上曲,还唱《竹枝词》。 【注释】: 1. 渺尔:渺茫的样子。 2. 凄然:凄楚、悲哀。 3. 骚客:指屈原。 4. 秋风:指秋天的风。 5. 山谷寺:山间寺庙。 6. 小姑祠:供奉小女的祠堂。 7. 归燕:归来的燕子。 8. 神鸦:神鸦社树的省称,社树,即神鸦社树。 9. 萧萧:形容风声或鸟声等的声音
注释: 玉酒,指用美酒。柳词,柳宗元的《龙城录》记载了他在柳州任刺史时写的一篇短文,名为《柳子厚文集序》。柳宗元在序文中自叙其被贬为柳州刺史的经过,并称柳州山水之美,足以与洞庭、衡山等地相媲美。“垂手当筵”,形容酒宴上的侍者姿态优雅,双手下垂;“玉酒红”,指美酒晶莹如玉,颜色呈红,喻酒色清亮;“晓乌啼罢暮林空”,早晨的乌鸦啼叫声结束,傍晚树林里一片空旷;“深山冰雪浑无用”,山中的冰雪似乎没有用处
【注释】 凤县:今陕西凤县。 东君:指春天的主宰神,也泛指春神。 着意:有意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在凤县冬日看到柳树上挂满了冰凌,想到自己年老多病,不禁感慨万分。全篇以景结情,借柳树的坚韧不拔、不畏严寒,表达自己的坚强不屈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此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楚江怀古》。诗中通过描写荆楚、湖湘等地的历史遗迹,表达了对楚国灭亡及其历史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屈子祠(屈原祠) 荆楚丘墟废,湖湘日夜流。 异朝余涕泪,同姓托危忧。 败壁难为古,寒花易感秋。 征途循枉渚,浩荡驾螭虬。 注释: 屈子祠:指的是纪念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祠堂。 荆楚丘墟废:指荆楚地区曾经的繁荣现在已经衰败,只剩下废墟。 湖湘
吊诸将相诗 韩范威名塞外崇,晚年裴令保孤忠。 九边动色思元老,四海同声哭相公。 静默尚关天下计,安危真有古人风。 留侯诚意阳明后,又见文成史册中。 注释 1. 韩范威名塞外崇: 韩范在塞外享有很高的威望。 2. 晚年裴令保孤忠: 裴令在晚年仍坚守忠诚。 3. 九边动色思元老: 九边的将领和士兵因思念年迈的元老而动容。 4. 四海同声哭相公: 四方的人都在为失去一位宰相而哀悼。 5.
诗句原文: 节镇重登上将坛,炎风病骨易摧残。 译文: 曾经身居高位的将领们现在只能在战场上苟延残喘,面对炎热的风和疲惫的身体,他们的寿命似乎也难以长久。 关键词解释: - 节镇: 在古代,节镇指的是边疆的重要军事基地,是朝廷重要的战略据点。 - 登将坛: 登上将坛是指担任重要军事职务,通常与高级将领相关。 - 炎风: 炎风是指炎热的风,常用以形容艰苦的环境或疾病带来的痛苦。 - 病骨:
湘妃祠 湘瑟十三弦,《离骚》字字传。空江无月夜,太古有情天。怨竹祠山鬼,哀蘋荐水仙。送迎应有曲,谁附《九歌》篇。 注释:在湖南洞庭湖边,湘妃曾经住在这里,因此叫做“湘妃祠”。湘瑟是传说中的湘君的乐器,十三弦,传说中只有天子才有。这里的“湘瑟”代指君王。“离骚”是屈原的作品,这里用来比喻君王的诗篇。“太古有情天”指的是天地万物都有情,这里用来形容君王的情感。“怨竹祠山鬼”,因为舜帝死于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