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春
注释:洛阳的春天到来得早,牡丹花像天风吹到。红色的罗衣高高的卷起,面对美丽的郎君,画与诗都好。一阳初生的时节,春季先报来,告诉先生知道。年年在画里看花来,看花的人已老,人也老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牡丹花盛开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全诗以洛阳牡丹为主题,通过描绘牡丹花的美丽和盛开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年年看花、人已老的画面
注释: 无数灞陵桥畔,离人泪染。一生空自管销魂,只赢得、腰肢软。 陌上栏头长见,翠丝分线。和烟几度荡斜晖,误紫燕、归来晚。 赏析: 洛阳春 咏柳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里柳树的诗。诗中通过描写灞陵桥畔的柳树,以及离人们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无数灞陵桥畔”描绘了春天里柳树的美丽景象,无数柳树在灞陵桥畔生长,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洛阳春 柳絮 点点离魂如雨。 轻狂随处。 天涯不识旧章台,更阻断、游人路。 蓦地送将春去。 燕慵莺怃。 飘飘闪闪去还来,拾取问、浑无语。 注释: - 点点离魂如雨:形容柳絮纷纷扬扬飘落的样子,如同雨水般密集。 - 轻狂随处:形容柳絮随风飘荡,到处都有。 - 天涯不识旧章台:指在远方的其他地方,已经无法找到过去熟悉的章台。 - 更阻断、游人路:进一步强调了距离和时间的变化
【注释】 洛阳:洛阳在河南,是古都。 春:春天。 怀:怀念。 吴庆伯:人名,作者的朋友。 一江芳草:指长江。 眉端恨绕:指因思念友人而愁绪缠绕眉间。 梦里寻君遍两堤:梦中寻找你遍游江堤。 荷风袅袅:荷叶随风轻轻摇曳的声音。 苍髻带花偏好:形容女子发髻上插着花朵的情态更加妩媚动人。 古来不少: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佳人。 雨丝绣出一枝红:像雨丝一样绣出一朵红花。 倏然林表:忽然出现在树林之外。 【赏析】
洛阳春色图题陈道复水墨牡丹 【注释】: - 洛阳春色:指陈道复的水墨画,描绘的是洛阳春天的景色。 - 水墨牡丹:指陈道复的水墨画作中常见的牡丹。 译文: 二百年来,绘画花卉的技艺,吴中沈周称第一。 天机一派,掌上流,尽扫铅华露风骨。 家鸡昔日厌馀子,迩岁声名陡籍籍。 吾家此卷尤绝奇,不向长安市中得。 南海黎君夙遗我,把袂河梁示亲昵。 牙签锦轴题八分,四字犹存故人迹。 忆生袒裸盘礴时
洛阳春色图题陈道复水墨牡丹 枯枝断干若草草,嫩蕊繁英转奕奕。 芳菲恍度洛水头,烂漫如栖上林侧。 译文: 洛阳春色图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牡丹画卷。画面中的树枝干枯而粗壮,如同未经雕琢的天然材料,而嫩芽则繁密地生长着,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花瓣鲜艳夺目,宛如从洛水之畔飘然而至,又似栖息在上林苑旁,展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咄嗟陈生何太奇,十指参差幻帝力。 译文: 惊叹于画家陈道复的技艺非凡
洛阳春 雨霁园林宿霭微,暖风迟日荐芳菲。 池蒲露剑惊鱼跃,帘额翻波碍鸟飞。 好景正繁春未半,小桃初放蝶仍稀。 闲中两两高阳辈,醉泥东君夜不归。 注释: 1. 雨霁园林宿霭微:雨后天气晴朗,园林里雾气缭绕。 2. 暖风迟日荐芳菲:温暖的春风和阳光带来了芬芳的花草。 3. 池蒲露剑惊鱼跃:池塘里的水草上挂着露珠,像一把把宝剑一样,让鱼儿感到害怕而跳跃。 4. 帘额翻波碍鸟飞
注释: 洛阳春:词调名,本意指洛阳的春天。 酒到横波娇满:形容女子美艳动人,眼波流转。 和香喷面:形容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攀花落雨祝东风:形容女子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如同花儿随风摇曳,雨滴飘落。 诮不借:责怪对方没有借力相助。 背立腰肢挪捻:形容女子背对着你,腰肢扭动,引人入胜。 多生不作好因缘:意思是说很多机会都没有把握住。 甚只向、尊前见:意思是说只在酒杯面前才见到。 赏析:
洛阳春 素手拈花纤软。生香相乱。 却须诗力与丹青,恐俗手、难成染。 一顾教人微倩。 那堪亲见。 不辞紫袖拂清尘,也要识、春风面。 注释:洛阳春天到了,我轻轻地拿着花,轻轻的捻弄着花瓣儿,花香四溢。这香气似乎能和诗句相融在一起了。然而要想写出这样的诗句还需要有诗的力量,也需要绘画的技艺才能将这香气表现出来,否则就难以完成。看到你的一瞥,就像看到春天一样,让你微微地害羞。我更不愿看到你亲眼见到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①“洛阳春”是词的标题。洛阳,今属河南,是唐代都城,这里代指汴京(今开封)。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百花争艳,而词中主人公却独居一室,孤独寂寞,愁绪满怀。②“红纱未晓黄鹂语。”点明时间、地点和节候。红纱帐里,莺歌婉转;蕙炉焚香,兰炷缭绕。③“锦屏罗幕护春寒,昨夜三更雨。”写室内环境与气氛。春寒料峭,锦屏罗幕,暖意融融。昨夜三更天时,一场春雨洒遍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