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春
洛阳春 元宵后雪 才过传柑佳夕。 晓窗飞雪,重重帘幕落梨花,总不碍、灯和月。 潇洒柴门尘绝。 又添春色。 踏歌声罢灞桥诗,天未许、风光歇。 注释:元宵节过后的一场春雪,刚刚飘落在窗户上。重重帘幕落下了如同梨花一样的雪花,但并不妨碍灯光和月光。庭院的柴门被雪花覆盖得干干净净,显得更加清静。春天的色彩已经增添了许多,仿佛听到了灞桥边人们踏歌的声音。然而天还没有让美好的景色消失。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此诗为咏物词。前两句是说:洛阳的牡丹花,开在高处,不向低处开,怕沾了衣上的香气和露珠。“拗”即攀折、勾引的意思。“摩挲棐几看鞓红”,意思是手摩挲着案边的木制桌案,观看那红色的石榴皮,这两句写的是观赏牡丹的情景。三四句是写牡丹枝头的果实——红宝石般的石榴。诗人用了一个“看”字,把石榴的晶莹剔透的光泽,映衬得更加鲜艳夺目。“慵谱髯翁句”
洛阳春 洛阳春,洛阳春。洛阳花下醉眠春。 望断江长海阔。 云端天末。 垂杨不肯系青骢,何不把、垂杨折。 阅尽悲欢离合。 死生存殁。 好随鸿雁到天涯,悄悄把、心儿说。 注释:洛阳春,洛阳春天的美景。洛阳花下醉眠春。在洛阳的花下醉眠春天。望断江长海阔。望着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辽阔的大海。云端天末。在云端和天的尽头。垂杨不肯系青骢,何不把、垂杨折。垂杨柳不愿系住青骏马,为什么不折断它?阅尽悲欢离合
洛阳春莹园赏牡丹 【注释】①莹:晶莹。 ②六曲阑干:曲折的栏杆。 ③晚庭:傍晚的庭院。 ④暗愁:心中暗暗忧愁。 ⑤分付:交付,托付。 ⑥蜂儿:蜜蜂。 ⑦杨花:柳絮。 ⑧粉靥:白净的面颊。 ⑨相并:互相映衬。 ⑩伊:他。 ⑪娇靓:娇艳美丽。 ⑫隔花:隔着花丛。 ⑬青苔径:长满青苔的小径。 ⑭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在洛阳观赏春景时,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思念和惆怅之情。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洛阳春 日月玄枵相会。冬深无奈。只须酌酒更重裘,看松柏、冰霜外。 岁暮星终寒大。朔风吹籁。好留颜色待新春,试预结、同心带。 【注释】 1.玄枵:指农历十二月。 2.酌酒更重裘:喝点儿酒穿上厚衣服取暖。 3.松柏: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4.同心带:指夫妻或恋人间的感情纽带。 5.赏析: 此词上片写冬景之凄冷。首句点明季节为冬至后,“玄枵”即冬季的月份。次句写天寒地冻,人们无可奈何。三句写人们饮酒取暖
洛阳春寒夜同王惟夏、叶九来、李武曾、饮家华隐兄寓斋,用六一居士韵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 羊裘不暖犹添絮。乱乡愁无绪。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 注释: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 (1) 寒鸦:指在冷天里鸣叫的乌鸦。 (2) 惹:招惹,撩拨。 (3) 频炷(jù):多次点燃。 (4) 酒:指烧酒。 (5) 羊裘:指冬天穿的皮袍。 (6) 荆高市:地名
洛阳春摩诃庵看牡丹 映日齐开红萼。霞光交错。独从初地占侬春,似空谷、佳人托。 注释:在洛阳摩诃庵观赏盛开的牡丹花,阳光下牡丹竞相开放,红色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相互交错,仿佛在为这个春天增添一抹独特的色彩。独自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朵,我仿佛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主宰者,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与生机。 忆昔看花张幕。天香薰酌。只今惆怅近雕栏,将胜事、思量着。 注释
洛阳春寒日饮胜力寓斋,九来、电发、惟夏同用欧韵是清代诗人李良年写的一首古诗。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空阶屐响添吴语: - 这句描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空寂的阶下,鞋履的声音被清晰地听到,增添了一丝生活的气息。同时,“吴语”可能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方言,使得整个场景更显地域特色。 2. 水沉烟重炷: - “水沉”可能是某种香料或茶叶的名称,“烟重炷”意味着烟雾缭绕,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句来分析,最后再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概括。“洛阳春寒日饮胜力寓斋,九来、电发、惟夏同用欧韵”的意思是春天里,洛阳的天气寒冷,人们聚在一起饮酒,胜过了在寓所里的聚会。这两句是交代背景,说明诗人与友人聚集在寓所饮酒。“一帘香袅人无语”的意思是帘内飘出的阵阵香气让人无言以对。这里的“香袅”
洛阳春钱叔美碧浪春晓图,次欧阳六一韵 洛阳春光中,钱叔美以“碧浪春晓”为题,描绘了春天的景色。 松壶悄隐闲无语。夜深沉香炷。翠山凝黛浴鸥波,点点真珠雨。 在这幅画中,松树静静地隐匿其中,无人打扰。夜晚降临时,人们会点燃蜡烛,香气袅袅升起。翠绿色的山峦宛如女子的眉黛,与水面上的倒影交相辉映。 笔花轻舞如飞絮。淡妆难重数。画中碧浪可人来,问何处,曾逢否。 画面中的笔花随风飘舞,如同飞舞的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