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
羊裘不暖犹添絮。乱乡愁无绪。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
洛阳春寒夜同王惟夏、叶九来、李武曾、饮家华隐兄寓斋,用六一居士韵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
羊裘不暖犹添絮。乱乡愁无绪。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
注释: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
(1) 寒鸦:指在冷天里鸣叫的乌鸦。
(2) 惹:招惹,撩拨。
(3) 频炷(jù):多次点燃。
(4) 酒:指烧酒。
(5) 羊裘:指冬天穿的皮袍。
(6) 荆高市:地名,即荆州。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全诗以景起,以情结,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这是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寒冷的冬夜画面。霜浓意味着天气寒冷,烟瓦寒鸦语则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气氛。惹炉烟频炷则表达了作者对温暖生活的向往。
“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这是第三句,描绘了作者饮酒的情景。这里的易水和燕山都是地名,作者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红滴槽床雨则是形容酒的味道醇厚,令人陶醉。
“羊裘不暖犹添絮。乱乡愁无绪。”这是第四句,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孤独感。羊裘不暖犹添絮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他穿着羊裘却仍感到寒冷,需要添絮保暖。乱乡愁无绪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这是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在荆高市上弹丝的情景。这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过去岁月的回忆。而问屠狗、曾逢否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留恋之情。
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四季变化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