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白露至,杨柳尚苍苍。
废灶炊烟黑,颓垣夕照黄。
宦途防九折,史笔愧三长。
渐觉神京远,无劳望故乡。

注释:

  1. 秋深白露至,杨柳尚苍苍:秋天到了,清晨露水晶莹,杨柳依然郁郁葱葱。
  2. 废灶炊烟黑,颓垣夕照黄:荒废的炉灶炊烟袅袅升起,倒塌的墙壁在夕阳下映出一片黄色。
  3. 宦途防九折,史笔愧三长:官场的道路曲折多变,史官的文笔也难逃被批评的命运。
  4. 渐觉神京远,无劳望故乡:渐渐感觉到京城离我很远,没有必要再回乡了。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乡村的景象,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无奈。
    首句“秋深白露至,杨柳尚苍苍”,描绘了秋季的景色,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杨柳依然翠绿。这里的“秋深”和“白露至”都暗示了时间已经来到了秋天。接着,“杨柳尚苍苍”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杨柳依然翠绿,生机勃勃。这里的“尚苍苍”则突出了杨柳的坚韧不屈。
    第二句“废灶炊烟黑,颓垣夕照黄”,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这里描绘了乡村的傍晚景象,废灶上的炊烟袅袅升起,夕阳下的废墟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废灶”则暗示了乡村的衰败,而“夕阳”则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第三句“宦途防九折,史笔愧三长”,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入思考。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担忧和不满,认为官场的道路曲折复杂,史官的笔墨也难以避免被批评的命运。这里的“防九折”则暗示了仕途的艰辛,而“愧三长”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质疑。
    第四句“渐觉神京远,无劳望故乡”,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京城的疏远感,认为自己已经远离了京城,没有必要再回乡了。这里的“神京”则暗示了京城的繁华,而“无劳望故乡”则表达了作者的淡泊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体现了唐朝诗歌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