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脂肤堪奖与,墨面可讥诙。 盐散徒云尔,心虚可比哉。 注释 - 脂肤堪奖与:形容皮肤白皙如脂,值得称赞。 - 墨面可讥诙:形容脸上涂黑(可能是为了防晒),却显得有些滑稽。 - 盐散:指食盐撒在地上,比喻无意义的行为或言论。 - 心虚可比哉:内心空虚,无法与他人相比。 翻译 - 白皙的皮肤值得称赞。 - 脸上涂着黑色(可能是为了防晒),显得有些滑稽。 - 撒在地面的盐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注释: 京尘随暑远,洛水得秋多。 爽气乘归兴,孤舟看一梭。 赏析: 首句“京尘随暑远,洛水得秋多”,描绘出了一幅炎热的夏日与凉爽的秋天交织的画面。京尘代表京城中的尘埃,代表着繁华、喧嚣;而洛水则象征着宁静、清澈。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又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变迁的感受。 第二句“爽气乘归兴,孤舟看一梭”,诗人在归途中,感受到了秋风的清爽和舒适
误鸡忙下杙,趣雉不须䍙。 玩久清成兴,吞多冷失咍。 注释:误把鸡当作了野鸭匆忙地打下了树桩,而追逐野鸡却不需要用网兜。我沉迷于这种清寂的快乐之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直到感到寒冷才停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冬日雪景图,诗人在观赏雪景时,一时兴起,误将鸡当作野鸭打下来,又因沉醉于雪中乐趣,忘记时间。全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寂寞,以及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注释】 信步:随意漫步。乐道有真侣:乐于与志趣相投的人交往,即志同道合的友人。好山无俗交:美好的山水中没有庸俗之辈。野花将逸兴:野花勾起了闲适安逸的心情。岩坳(ào):山崖上凹进去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赏山林时所吟咏的作品。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韵严谨而自然。首句“信步”点明诗人随意漫步的情景。次句点出与志合者为友,意谓在乐道的朋友之中,能与我心意相通的只有你一个。三句写山间野花
注释:百年尘世之外的心境,万般忧虑在静谧中消散。整天没有其他事情,寒泉映照着隐居者的身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百年尘外境”,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世俗纷扰的境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第二句“万虑静中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的追求。第三句“终日无他事”,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日常状态,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平淡与宁静。最后一句“寒泉照隐人”
【题止止堂】 万缘忘外息,百福静中收。 莫作南柯梦,浮荣一觉休。 注释: 忘外息:忘却世俗的烦恼。 浮荣:虚名和浮华的荣耀。 赏析: 此诗是一首劝世诗,告诫人们要淡泊名利,超脱物欲的束缚,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与和谐。诗人通过描绘止止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只有忘却世俗的烦恼,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只有内心真正宁静,才能真正地收获百福。同时,他告诫人们不要做南柯一梦般的浮华之梦
诗句“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 译文如下:在这洁白无瑕的雪地里,我需要月亮的明亮来照亮前行的道路;在花香四溢的环境中,却无需将梅花的芳香全部掩盖。 注释与赏析: 1. 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雪地中行走的景象。"比洁"指纯洁无暇,而这里的“洁白如雪”则形象地说明了环境的纯净。诗人提到“延月”,意即依赖月光来指引方向,这反映了诗人在寒冷且黑暗的夜晚中的谨慎与小心。接着
【注释】 偕:和,一起。王道观:《新唐书》中记载,王道观在开元初因事被贬至岭南,后得赦免北归长安,与李邕等同游嵩山,时人以为荣,故称“李邕王道观”。 雪中联句:指王、李二人在大雪中互相吟咏。 其十二:此诗的第二首,是作者与王道观等人同游嵩山时所作。当时正值隆冬时节,天降大雪,他们一同赏景。 封锁烟尝卫,飞扬露可陪。 厚将平地堑,高欲峻堂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王道观等同游嵩山
特应三冬令,宁伤万物胚。 秦蛇伸瓦陇,卞璞暴山峐。 注释: “特应”指的是应对或适应; “三冬”指的是三个季节的冬天,即冬季三个月;“宁伤万物胚”意味着宁愿不伤害万物的萌芽; “秦蛇”和“卞璞”分别指代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和一块石头;“山峐”是形容山峦突兀的样子。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宁愿忍受严寒也不愿给大自然带来伤害的坚定立场。 赏析:
密匀瓯渍液,丹映槛凝衃。 照岁何妨积,侵阶慎勿推。 注释:用一种精细的手法调配好茶水,让它像墨汁一样在栏杆上形成美丽的纹理(凝衃)。这茶水反射着岁月的痕迹,仿佛可以积累起时间的痕迹,但我们要小心不要让它在阶梯上积聚起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感悟。诗中的“密匀”二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瓯渍液仿佛有了生命,与栏杆上的凝衃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