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
译文:杭州城郊的西湖,在十州之中,基址难沉沦。浙江二水,源流曲折,溯洄而东,汇成一片汪洋。秋季,是看杭州秋色的好时节。雪峰寺的雪景飞向了越溪。 注释:观潮 其四:观潮诗篇的第四首。基址:基址,即基础或根基。沦没:消失、沉没。二浙:指浙江省。吴地:指今江苏苏州一带。吴地秋色最好,因此说“秋信最宜吴地看”。雪峰:指佛教圣地灵隐飞来峰,位于杭州西面。飞向越溪:飞往绍兴会稽山越王勾践墓附近的溪流。赏析
【注释】 方彦:即方干,唐代诗人。稽:考。安仁县:今安徽寿县。太君:对亡母的尊称。黄氏:指黄巢之母。康民处:指黄巢在民间的功德。鞠育:抚养、教育。恩:恩德。 【赏析】 这首悼念母亲诗,是方干的五言律诗。首联“数终还是福,道尽更何言”是说,人终有生老病死,这是自然现象,但人总得求个善终,这叫“数”。而“道尽更何言”,就是说,既然人总是要死的,那么,死后如何说法呢?这就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了
【注释】 翠筠庵:位于浙江桐乡县,是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的隐居之地。 外环碧玉千寻直:外环是指山体外围,碧玉指的是山体的颜色,千寻直表示山体高大、直上,如同碧玉一样。 中起真香一篆清:中指山体的中心部分,真香表示树木散发的香气,一篆清表示这种香气如同篆刻一般清晰。 宴坐主人俄出定:宴坐主人指的是隐居在翠筠庵中的陆龟蒙,他在这里经常宴坐,突然从宴席上出来去打坐修行。 岁寒枝上得秋声
【注释】 观蚕:观察蚕的习性。 机妇:织布的妇女。 双注意:两只眼睛都注视着。 腹空:指没有成果。 万绪:各种丝线。 劳:费心费力。 足:满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观蚕归来后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描写织妇忙碌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怀之情。 “大巧不为蚕上簇”,这句诗意思是说:最精巧的人也不会去做那些琐碎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不需要技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过于追求技巧的人的不满。
黄裳所作的《偕王道观雪中联句·其十四》是一首充满意境与哲思的古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大雪纷飞之时,对佛家教义、宓妃传说的遐想,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句翻译: - 始恐佛氏讲,天花何徘徊:开始时我担心佛教的教义会让我迷失,漫天飞舞的雪花好像在徘徊。 - 终疑宓妃至,仙肌何奇侅:最终我怀疑那位传说中的美女宓妃真的来了
【注释】 来处缘应异:来到的(母亲)身份地位与众不同,归时寿已稀:归去时(母亲)年事已高。 校雠孙继子:校雠是校对的意思,孙继子是人名(或指孙辈)。 无限是春晖:无尽的春色和阳光。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为方彦的母亲黄氏送行之时。黄氏是安仁县太君,即县太夫人。诗中“其三”指此诗的第三句。首句“来处缘应异”,意思是说,黄氏到任的地方与众不同,这一句是写黄氏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地位。次句“归时寿已稀”
东湖留题 鸿雁渚 兼忘物我玩鸥客,自得行藏遵渚鸿。 看破眼前人与物,紫玄翁在小桥东。 注释:我在东湖留下了一首诗作为纪念,这首诗描绘了我和鸥鹤一起欣赏美景的情景。我自由自在地遵循自然规律,像大雁一样在湖泊中遨游。我洞察到了眼前的人和事物的真相,就像紫玄翁一样
【注释】: 默默:静默无声。紫玄:紫色的云气,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亦指道教。青竹轩:用竹子建造的书斋。相看谁有道:相互看着,谁有道行。无问亦无言:不发一言。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友人的一封信,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家色彩,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开头两句:“默默紫玄像,萧萧青竹轩。”这里,“默默”和“萧萧”都是形容声音的词语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写邓元孚之南归,路途遥远;后两句写邓元孚之觐亲,正好是黄菊盛开的时候。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答案】 译文: 你被左选官任命了,要远行,南方回家的路还很长。 去探望亲人的时节正好是菊花盛开的时候,黄菊开满了百年的觞(酒杯),我们举杯共饮,畅饮! 赏析: 此为《送邓元孚》其一的续篇,写邓元孚之南归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注意从内容、手法、感情等方面入手。这首诗的译文是:你我相知,早先在太学中游刃有余,后来命途不济,屈身受辱。当年在朝堂上做官的时候,我们曾一起谋划过大略;如今要被贬逐,真是遗憾啊! 【答案】 (1)“识”、“命”两句意思是:当初与你相交很投机,早年仕途顺遂,后来因遭贬谪而受挫折,感叹命运不济。 (2)“华省”、“曹”两句意思是:从前在朝廷里为官时,我们曾经共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