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履敬
【注释】 黄云:指边塞的沙尘。围幕:指边关。雪如拳:指大雪纷飞像拳头一样。生还:活着回来。酒泉:地名,在今甘肃省。怜将帅:怜惜将帅。貂裘: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所穿的一种皮毛衣服,这里指军装。昨日:指昨天。赐军前:赐给军前,即赏赐将士。貂裘、貂裘昨日:指赏赐的貂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边关作客时,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写的诗作。此诗写戍边士卒对朝廷不恤其苦的怨愤。全诗用比兴手法,以景托情
诗句释义: 1. 草满龙沙绿满山,故园夜夜望刀镮。 - “草满龙沙”可能指荒凉的边关或边疆地区,这里的“龙沙”可能是地名或者比喻边疆的广阔和荒凉。 - “绿满山”描绘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可能是因为某种植物茂盛生长所致。 - “故园”指的是作者的家乡或故乡。 - “夜夜望刀镮”中的“刀镮”可能是指刀柄或刀的形状,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夜晚时刻思念家乡的情感。 2. 汉家雨露无中外,春色遥应度玉关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官位和生活的一些看法和态度。下面是对其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僰雨蛮烟寄一官”,意为“在遥远的西南地区,我被派遣去处理政务”。这里的“僰”和“蛮”都是指古代西南少数民族,这里泛指偏远地区。这句诗描绘了官员被派往遥远而复杂的地方,体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 第二句:“休图温饱自求安。” 意为“不要只考虑个人的温饱和安逸”
【注释】 日午:太阳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三军:指全军或军队。火山:喻指战场。南薰:古代传说中风神名。《庄子·齐物论》:“宋之民方利用舟,不方利用车,使于陆不方利用马。虽有舟车,马,无所用之。”后以“南薰”代称南方之风。解愠歌:相传舜时南风起而天气凉,吹散了郁积在人们心中的暑气,使人感到心旷神怡,于是唱起《南风歌》。 【赏析】 此诗是一首边关战地抒情之作,写戍卒的艰苦战斗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意及分析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要通观全诗,理清思路,找准重点,概括要点,用精炼的语言作答。 “边寒画角咽秋霜,辛苦经年戍朔方”,首句描写了边塞的严寒景象。画角,指军中吹奏的号角;“咽秋霜”是说画角的声音凄厉悲壮,仿佛是在秋风中发出的。“辛苦”点明戍卒之苦,他们为保卫国家而常年驻守在边陲要塞,远离家乡和亲人。 “回想闺中临别语,只教努力事戎行
草满龙沙绿满山,故园夜夜望刀镮。 汉家雨露无中外,春色遥应度玉关。
僰雨蛮烟寄一官,休图温饱自求安。 独居无愧时加慎,持法宜平略尚宽。 封鲊史传千古美,悬鱼人重一身端。 宦囊莫计轻如叶,清白吾家素本寒
姚履敬是清代诗人,以其《寄子璜》七言律诗著称。以下是关于他的介绍: 1. 生平事迹:姚履敬的生平事迹在资料中没有详细的记载,因此对于他的生平和成就的了解有限。 2. 诗歌特点:姚履敬的诗歌以严谨、质朴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其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寄子璜》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看法和态度,以及对于个人行为的严格要求。姚履敬的诗作体现了清初诗歌的特点,即简洁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