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芳
重阳 九日江城望,风烟接百蛮。 雁声低夕照,诗兴薄秋山。 把菊欣相遗,思家迥未还。 升沉休握粟,得酒且开颜。 诗句翻译: - 《重阳》是王绩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九日江城望,风烟接百蛮。”描述了重阳节这天,诗人站在江边的城市望着远方,只见风烟缭绕,与百蛮相接。这里的“百蛮”指的是远处的异族或边疆地区。 - “雁声低夕照,诗兴薄秋山
潞河 潞河,指流经潞国的河流。鹑火气初交,鹑火是指农历十月十五日的黄昏时分。此时太阳落山,天空中出现一弯新月,如同一只鹌鹑的尾巴,所以叫“鹑尾”。这时的天气开始转冷,万物开始凋零枯萎,所以说“气初交” 。 萍踪次远郊,意思是说诗人像浮萍一样在远方游荡,没有固定的居所。 旱干舟楫滞,形容干旱季节,水源干涸,船只不能航行,人们出行不便。 推挽仆夫劳,形容农民们为了耕种,需要人力推动木制的水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的把握。解答此题,考生应先理解全诗的内容和主题,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提示进行赏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注释 1. 澄襟:指心胸开阔,心境清净。 2. 爱此虚中君:喜欢这空虚的地方。 3. 秩秩:形容事物排列整齐有序的样子。 4. 玉堂:古代帝王的内宫,用玉石装饰,故称。这里指翰林院。 5. 依依:形容草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6. 方丘:古代的一种祭祀场所,圆形。这里指祭祀活动。 7. 神旗:祭祀时用来招魂引路的旗帜。 8. 瑞霭纷:形容云雾缭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竹亭中观景有感而作
【注释】 除:授官;檄,皇帝授予臣僚的文书。枫陛:指宫廷的台阶。材猷(yóu):才能和谋略。材,才;猷,谋。旌旗:军用旗子。摩:摩挲,抚摸。蜀道:四川的险要道路。屏翰控秦云:控制着秦州的云雾。屏、翰,都是屏障的意思。客袂分:指客人衣袖被春风吹拂。霏微:小雨纷飞的样子。亭外雨:亭子外面的小路上细雨纷纷。涤尘氛:洗去污秽之气。 【赏析】 《送陈启周少参》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写送陈启周赴任时所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次铜鼓寨 - 这一句的意思是在铜鼓寨停留。铜鼓寨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贵州省境内,是唐代的一个重要军事要地。 日斜临野戍,闲蹑翠云坪。 - 意思是太阳已经落山,我在野外的营垒边休息。我悠闲地走在翠绿的云彩之上的山地上。这里的"野戍"指的是古代的军营或城堡。 金鼓联双舸,江山杳一程。 - 意思是在金色的鼓声和铜锣声中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状态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章涯二亲”这一句中,“章涯”指的是诗人本人,而“二亲”则是指诗人的父母。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清朝神圣裔,风韵出尘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是清朝的神圣后裔,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的“尘嚣”指的是世俗的世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生活的愿望。
细米花 叶叶间疏英,深冬树更青。 色欺女萝嫩,香赛木犀清。 细细抽金缕,累累缀玉缨。 蝶蜂何处在,莫敢侦芳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深冬季节观察细米花而作。诗中描绘了细米花的美丽和香气,以及它在深冬里独自绽放的景象。诗人用“叶叶间疏英”来形容细米花的分布,给人一种稀疏、孤独的感觉。接着,他用“深冬树更青”来强调细米花在寒冷环境中的独特魅力。然后,诗人用“色欺女萝嫩
【注释】 齿龋:牙齿腐烂。惊衰:惊怕衰老。形羸:身体衰弱。怯岁寒:畏惧寒冬。贻、起:遗留、兴起。带袍宽:指病后体态宽松,腰带松了。夭寿:指短命。皆如寄:都是暂时的。行藏:行为和处世。筠菊:竹子与菊花,此处指隐逸生活。闲:安闲,悠闲。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病中时的心态以及他对未来生活的设想,表达了他想要摆脱俗世纷扰,过一种清静隐逸的生活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漫吟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钟芳的作品,此诗以春天为主题,描绘了春日景色的壮丽和生命的活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基础信息: - 作者:钟芳,唐朝诗人。 - 朝代:唐朝。 - 体裁:五言古诗。 - 字数:共40字。 2. 诗句解析: - “细酌松醪荐柘浆,无端漂絮逐风狂。”:诗人细斟松醪酒,又用柘浆献祭。但他毫无来由地随春风漂泊。这里的“细酌”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