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江城望,风烟接百蛮。
雁声低夕照,诗兴薄秋山。
把菊欣相遗,思家迥未还。
升沉休握粟,得酒且开颜。
重阳
九日江城望,风烟接百蛮。
雁声低夕照,诗兴薄秋山。
把菊欣相遗,思家迥未还。
升沉休握粟,得酒且开颜。
诗句翻译:
- 《重阳》是王绩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九日江城望,风烟接百蛮。”描述了重阳节这天,诗人站在江边的城市望着远方,只见风烟缭绕,与百蛮相接。这里的“百蛮”指的是远处的异族或边疆地区。
- “雁声低夕照,诗兴薄秋山。”描绘了傍晚时分,大雁的叫声伴随着夕阳余晖,诗人感到诗兴减退,对秋天的景色也不再感兴趣。
- “把菊欣相遗,思家迥未还。”表达了诗人想要分享菊花之美,但因思家心切,未能回家与家人共度重阳节。
- “升沉休握粟,得酒且开颜。”诗人表示在仕途上或许有升迁也有贬谪,但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只要能够饮酒畅饮,便应保持愉悦的心情。
关键词注释:
- 重阳:即重九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庆祝。
- 江城:指江河之滨的城市,这里特指作者所在的城市。
- 风烟:形容自然景色或气氛。
- 百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称。
- 雁声:大雁的鸣叫声。
- 夕照:夕阳的光辉。
- 秋山:秋天的山脉。
- 把菊:即赏菊,古人有在重阳节观赏菊花的习俗。
- 升沉:指仕途的升降起伏。
- 握粟:握持粮食,比喻追求功名利禄。
- 开颜:面带笑容,形容心情愉快。
- 赏析:重阳节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登高远眺、赏菊饮酒来庆祝这个节日。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欣赏菊花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无奈之中的乐观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如“升沉休握粟,得酒且开颜”一句,提醒人们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要懂得适时放手,保持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