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
【注释】 恒州:今河北正定。赵州:即赵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偏南,是古代“九边”之一。 树浓:指树木茂密。知:通“智”,聪明的意思。市:市场。 山澹:淡,此处指清静、宁静。却宜:适宜、适合。 乾鹊:喜鹊。占喜:占验喜事,即鸣叫以报好消息。 凉蝉:寒蝉。语带愁:说也带着忧愁。 油油:庄稼茂盛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恒州和赵州的途中。诗中描写了恒州和赵州的景色与生活情况。首句“一日驰两驿
注释: 杂树秋天依然很密,茅舍倾斜得不太合适。 儿童们分着柿子,村市上有人卖棉花。 感觉到尘世的喧嚣少了,仆人马匹的声音也安静了。 在邮亭中逗留片刻,景色宛如我的家。 赏析: 这首诗是王驾的作品。全诗以“会亭”为题,描写诗人游历途中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杂树秋犹密”,描写了秋日里树林的茂密景象。这里的“杂树”指的是各种树木
【注释】 已听:听到。骊歌:古代在出征时所唱的歌曲。重为三日留:再次停留三天。戒途方北上,乘传又南游:旅途正往北行,又乘驿车上南方旅行。爱我情何挚,从公愿未酬:我对你的深情何等真挚,你的心愿未能实现。异时岭海梦,犹恋汴城秋:以后在岭南海边思念你,仍然怀念汴城那秋天的光景。 赏析: 《赠何谦之制府即留别三首》是诗人送别好友何谦之并作诗相赠。前两首写友情,第三首写惜别之情,第四首写归去之情
雨花庵 蓦直一条路,清凉三碗茶。 勺泉分耨达,初地即耆阇。 我亦津梁倦,兼之痴钝加。 化城真可住,妙法问莲华。 注释: 1. 蓦直:突然,径直。 2. 清凉:清凉的茶水,指喝茶。 3. 一勺泉:用一勺泉水。 4. 耨达:耘耕,耕作。 5. 耆阇:耆阇山,位于印度,是佛教圣地之一。 6. 津梁:指渡口,桥梁。 7. 化城:佛教用语,指修行达到佛果境界的地方。 8. 妙法问莲华:询问佛法的精华
诗句解析及注释: 1. 入潜山境行乱山中山甚高而平坦易上不露崭绝之迹赋诗美之: - 解释:进入隐藏在深处的山,行走在错综复杂的山中。山路虽然崎岖不平但很高,容易攀登且没有险峻的地方。因此,写下这首诗来赞美这个地方。 - 关键词:潜山、乱山、高、平坦、易上、崭绝之迹、赋诗美之 2. 遥望白云封,盘旋路几重。: - 解释:遥望着被白云环绕的天空,仿佛有数不清的山峦盘旋在周围。 - 关键词
解析: 1. 诗的原文与翻译: - 诗句:“孝肃祠无恙,须眉凛若秋。河清犹可俟,钢直肯为钩。公岂侪擒虎,人休诧夺牛。儿童知姓字,肥水共长流。” - 译文:孝顺肃穆的祠堂完好无损,须发皓然如同秋霜。河水清明尚需等待,钢性耿直不肯成为钓竿。你难道与群虎争雄,人们休得夸夸其谈夺取牛犊。孩童们知晓尊者的姓氏,肥美的水流一同流淌。 2.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孝肃祠:指某位历史上著名的忠勇之士或贤者
【注释】: 理数探河洛,勋名继召郇。——探究天地之理数,功勋与名誉相继于召公。识因更事练,品以读书醇。量可涵千顷,功真活万人。——凭借丰富的经历磨练自己,品行纯正如醇酒。度量可以包容广阔无边的土地,功绩真正能造福于万民。公馀陪笑语,一室盎然春。——公务之余,和颜悦色地交谈,居室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赏析】:这首诗是赠别诗,也是一首送别之作。何谦之是作者友人,制府即指官职。首联写作者对友人的祝愿
清江城外 背郭村偏密,穿冈路半斜。 殷红残柏叶,小白簇茶花。 浴鸭非无沼,归牛各识家。 趁虚成聚落,未觉市人哗。 译文: 在清江城郊外,村庄远离城市,背靠着山丘,道路沿着山坡蜿蜒前行。这里的景色宁静而美丽,仿佛一幅山水画卷。 清江城外 背郭村偏密,穿冈路半斜。 殷红残柏叶,小白簇茶花。 浴鸭非无沼,归牛各识家。 趁虚成聚落,未觉市人哗。 注释: 清江城:指位于清江河边的一座城市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理解每个选项的内容,然后逐项比对,看看哪些是符合要求的,这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多读名篇,增加积累,并理解诗句的意思。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六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平仄协调。第一句写城小民淳,第二句写吏民和谐,第三、四句写景,第五句写情,第六句写意。 【答案】 潜山城外 邑小城初筑,民淳吏得闲。 人家篁竹里
【注释】 泱漭:广大貌。晓:早晨,天刚亮的时候。北山岭:地名,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境内。桐城:即桐城县城,古称龙眠。四围:四面。叠嶂:层层迭起的山峦。五雉:指古代筑有五个箭楼的高台,这里指桐城县城墙。疏篁(huāng xiáng):稀疏的竹林。“个个”二句,形容竹木的清秀挺拔,形象生动。龙眠:指桐城。龙眠山:位于桐城西北,相传为黄帝时龙颜人于此得名。有约:有约定或约会的意思。十里:一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