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昕
注释: 汴中咏古 其三:汴是宋朝都城东京,位于今天的河南开封市。汴中咏古,即在开封城中咏古事。其三是第三首咏古诗。这首诗的标题是《汴中咏古 其三》。 天书夜半授真符,西祀东封礼各殊:天书是在夜晚半夜授予真符的,这是西祀和东封的两种不同礼仪。 黄盖竟因孤注胜,青坛想见万灵趋:黄盖最终因为孤注一掷而取得了胜利,青坛上可以看到众多的神灵在争相前来。 一钉未拔多疮痏,五鬼纷来欲啸呼
``` 香孩营里气葱茏,宅汴何如卜洛雄。 译文:香孩儿的营盘内充满了生气勃勃的景象,比起宅在汴梁来说,选择洛阳似乎更为雄壮。 注释:本诗描绘了作者对两个地方的不同情感和看法。“香孩营”可能指的是某个军营或营地,而“宅汴”则是指居住在汴梁。“气葱茏”形容营盘内气氛活跃,充满活力。“卜洛雄”则表示相比之下,选择洛阳更为雄伟壮观。这里的“雄”字,可以理解为力量、规模或者地位的象征
注释: 1. 青苗手实算增缗,条例三司次第新。 青苗手实,是宋代政府向民间贷款的一种方式,以增加农业生产为目的。“手实”是指农民上交的实物税,“算增缗”则是指对农民贷款的利息进行减免。这里的“增”字可能是指“增加”的意思,而“缗”则是古代货币单位之一。 2. 只喜善神常护法,那知安上有流民。 这里所说的“善神”应该是指佛教中的善神,而“护法”则是指保护佛法的意思
诗句注释: - 中都才幸又南京:中都,指开封;才幸,刚刚被皇帝宠爱,这里表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再,再次;南京,指南京城,这里暗示诗人对政治的敏锐观察力。 - 冷笑狂王贯巳盈:冷笑,讽刺的语气;狂王,指隋炀帝杨广;贯,通达,明白;巳,尽;盈,满。诗人讽刺隋炀帝穷兵黩武,最终自取灭亡。 - 隋炀穷兵知不返,苻坚独断竟何成:隋炀帝穷兵黩武,不知收敛,终致身死国灭(《资治通鉴》记载);苻坚独断专行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积薪厝火久相仍,顷刻中原便土崩。 - 注释:“积薪”意为堆积的干柴,“厝火”即放置火种。此句比喻长久积累的矛盾或危机。 - 译文:像堆在一起的柴火被点燃后,不久中原大地便会陷入崩溃。 - 赏析:这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局势迅速恶化的担忧,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深刻理解。 2. 几见三衙冲矢石,空劳四出括金缯。 - 注释:“三衙”指中央禁军
汴京,北宋的都城。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局势的感慨之作,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亲征决战本儿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时的统治者并没有将战争视为严肃的事情,而是一种儿戏。他们只是把战争作为娱乐的手段,而不是真正的为了保卫国家。 “寂寞空城那可支”,这里“寂寞”是指城市的空虚,没有活力;“空城”则是指城市中的人们已经离开,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子
注释: 1. 寄题山谷寺:寄语在山谷寺中的人。 2. 梦游山谷巳多年:梦游山谷多年了。 3. 咫尺真源又邈然:距离真源又遥远了。 4. 诗慕涪翁全未似:诗歌中没有模仿涪翁的意境。 5. 衣传三祖想无缘:衣服上传承的三祖,好像与我无缘。 6. 瞑牛石上蹄痕印:黄昏时,牛在瞑牛石上留下了蹄痕的印记。 7. 洗墨池头绀影圆:墨池中的墨色清澈如玉,映照出圆形的影子。 8. 输与嘉禾老学士
到开封作 灌输南北据通津,民物依然旧俗淳。 月落长河浮浩荡,云开二室见嶙峋。 梁园风雅应犹昔,伊洛渊源想未湮。 测景天中分刌正,要将圭臬示文人。 注释: 1. 灌输南北据通津:意指南北交通要道。通津是古代指河流渡口或者桥梁等重要交通枢纽的地方。 2. 民物依然旧俗淳:民物,即人民和万物;依然,仍旧;旧,传统的;俗,习俗;淳,纯朴、朴实。整句的意思是人民和万物依旧保持着传统的习俗,质朴而朴实。
注释: 亲书党籍姓名留,符祐忠良一网收。遂使舒王跻配享,何妨隐相厕清流。东南花石民膏竭,西北戈鋋战骨愁。转眼青城才梦觉,燕山亭外望皇州。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汪元量在汴京(今河南开封)所写,表达了他对宋朝灭亡的悲痛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首联“亲书党籍姓名留,符祐忠良一网收。”描绘了南宋朝廷将忠良贤士全部网罗起来,不留余地的情景。 颔联“遂使舒王跻配享,何妨隐相厕清流
注释: 山寺归来好语闻:在山寺里听说了许多好话。 宫中尧舜辅新君:宫廷中辅佐新君,就像古代的尧和舜一样。 活民巳任温公相:治理百姓已经任命他为宰相。 草制争传内翰文:起草诏书争相传到翰林学士这里。 岂意蛟龙才得水:想不到这些人才刚刚得到重用。 便教狐兔倏成群:就导致了很多狐狸兔子迅速聚集起来。 原陵社饭匆匆过:祭祀原陵的祭品匆匆吃完。 黑白青蝇了不分:黑白青蝇飞舞,分辨不清。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