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公恩
挂剑台 挂在墙上的宝剑没有留下痕迹,荒废的台子自古以来就存在。 眼前长满青草的原野,可以想到过去人们的心。 注释: 1. 挂剑浑无迹,荒台自古今:挂剑台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故居,他在《过故人庄》中写道:“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中有“故人具鸡黍”一句,意即孟浩然在长安时,常与一位姓陈的老人一起饮酒作乐。这位老人姓陈名希夷
诗句: - 画兰(诗名) - 不求似(意即不刻意模仿,不拘泥于形式) - 不似亦非兰(意指虽非真兰,但具有兰花的精神品质) - 似与不似间(比喻真实与模仿之间的区别) - 素心千古寒(意指纯洁的心志历经千年仍显清冷) 译文: 不求画得与真兰相像,也不追求完全模仿。在真实和模仿之间,我保持一颗纯净无私的心,即使经历了千年岁月依然保持着那份清冷。 注释: - 画兰:此诗以画兰为题
【注释】 木叶卷:树叶飘落。万峰寒翠里:万峰之中,一片寒翠。 【赏析】 首句写山色萧索,树木枯落。“卷”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秋风的劲烈和树皮的干燥,使人感到秋意正浓,万物凋零。次句写风声凛冽。“飕飗”二字用得极为准确,它既写出了风声的呼啸,又写出了风力之大。“起朔风”三字把读者带进那茫茫苍野,让人产生一种旷远之感。 第三句写万山之中一片寒翠,突出了群山之高。而“一点夕阳红”一句则在万山之间
注释: 人世春如梦,繁花依旧春。——人世间的春天就像一场梦,繁花依旧美丽。 如何花满树,不见种花人。——为什么这满树的花儿,却看不到种花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通过对比人世间的繁华与失去亲人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人世春如梦”,以梦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世间的春天如同一场梦一般,美好却又短暂。这句中的“春”既是自然界的季节,也是人生中的时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所给出的诗句,最后再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注意要通晓大意,不要因为词句的生僻而影响了理解。此题要注意对“红雨”“胭脂”等词语的理解,并把握其意象的特点,体会意境。 【答案】 ①忆亡内:怀念亡妻。②种花人:妻子。③花落纷如雪:指花落得满地都是。④点 点胭脂血:指花瓣上滴落的红色泪痕。胭脂血
《春词》是一首唐代著名的诗词作品,由诗人刘禹锡所作,与白居易的《春词》风格相似。这首诗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深的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东风吹落花:“东风吹”指的是春风的力量,它吹动着花瓣从树上飘落。“落花”则形象地描述了花瓣随风飞舞的情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2. 落花逐风去
【赏析】: “风定晚波平云去秋空净”是此诗的第一句,写景。 这句写景,以动衬静。风定,则波澜不兴;晚波,则水色平静。风定后,天空中浮云飘去;到了秋天,空气格外清澄。作者抓住这些最能表现静谧的景物加以刻画。 “应有息机人独契林泉性”是此诗的第二句,抒情。 这句抒情,以静衬情。诗人说,只有像自己一样懂得山林情趣的人,才会在秋风秋雨过后,独自来寻访那些被雪覆盖的山野梅花。 “雪冻山上云
【注释】: 题蛱蝶其三:这是第三篇《题蛱蝶》诗。 春深花重时,香重花深处:春天花开繁茂,香气浓重。 仙蝶最相怜,飞来不飞去:蝴蝶是仙子下凡,所以与它相亲相爱,不论飞来或飞去都不离弃。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蝴蝶的灵性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全篇以“春”为背景,用拟人的手法将蝴蝶比作仙子下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春深花重时",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景象
【注释】 自:从……开始;挟:携带;冰霜气:比喻梅花的清高品格;何须:不需要;珠玉词:指华丽的辞藻;擅场诗:独占鳌头,成为众诗人中的佼佼者。 【赏析】 以“梅”喻人,托物言志。首句说梅花有冰霜的品格,无须华丽的辞藻和珠光宝气的词句来点缀,次句写梅花生长在寒天水边,不必借助其他花的衬托才能显出其风骨,三四两句写梅花虽能独步于群花之上,但毕竟只是一枝独秀,无法与众花相争高下。这首诗语言简练、含蓄蕴藉
注释:我正在寻找春天,春风却向我吹来。 芳香时断时续,何处的野花才开放?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诗人在寻找春天的同时,被春风迎面扑来。他看到芳香时断时续,不知道哪里的野花才开放。诗中运用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