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
昨夜听春雨,披蓑踏翠苔。 人来花已谢,借问为谁开? 赏析: “昨夜听春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细腻的春雨图景。春雨如丝,无声地洒在大地之上,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却也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诗人选择在这个时刻静听春雨的声音,可能是因为他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披蓑踏翠苔”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情景。披上蓑衣,踏着青苔,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尊重
【注释】 百:极。萧然:(1)指清静、超脱,(2)形容穷困、潦倒。(3)寂寞无依的样子。 钓丝:钓鱼用的线或绳。(4)盟:誓约。白鸥:这里指水鸟。吞钩鱼:比喻不贪求的人。恩仇:恩义和仇恨,泛指一切是非恩怨。(5)掀须:捋胡须,表示轻蔑或不屑一顾。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及在渔舟上的自得心情,表现了诗人高傲不羁的情趣。 首句“身世萧然百不愁”,是说诗人自己看破红尘,心无所挂
【注释】 采药:指采药炼丹。名山:有名的山,这里指名山大川。 愧余非健步:愧对自认脚力强健的自己,因为脚病,不能像别人那样登山采药。 良医不可求:良医是指高明而医术精湛的医生。 莫使庸夫误:莫要被平庸的人耽误了。 【赏析】 《病足》以“病足”为题,是说作者有病,行走不便,因此只能“采药入名山”而不能像他人一样去名山大川中采药炼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病不能如愿以偿、无法远行的痛苦心情和无奈之情。
【注释】 落花:凋落的花瓣。 疑是雪飞时:仿佛是飘落的雪花在空中飞舞。疑,怀疑的意思。 刚欲呼童扫:刚想叫孩子去扫。 风来去不知:风一来就吹走了。 【赏析】 《落花》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五言绝句。此诗写春光明媚,落花如雨,随风飘扬,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好景不长,一阵春风过后,落花便被卷走,作者不禁感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持久。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 【译文】
这首诗的译文是:在夜晚的阴云下观赏明月,我划着小船捞起那皎洁的明月,却看见它沉入水底。我用手搔头想要问天,但月亮已经隐没在烟云之中。 注释:晚阴看月:在夜晚的阴云下观赏明月。棹艇捞明月:划着小船捞起那皎洁的明月。逃蟾沉水底:看见月亮沉入水底。搔头欲问天:用手搔头想要问天。月隐烟云里:月亮已经隐没在烟云之中。赏析:此诗以写景为题,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在湖边欣赏美丽的月光和明亮的月亮
注释:海棠花带着雨珠,湿润了它的红色妆扮,乞求着浓荫的遮蔽。 蝴蝶不知道花儿已经困倦,在春光中飞来飞去地嬉戏。 赏析:诗中通过写海棠带雨、蛱蝶飞闹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生气盎然的特点。同时,诗人也借物抒情,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生命力量的赞美
【注释】: 北门锁钥寄良臣,沧海无波万国宾。 湘鄂山川讴未已,幽燕壁垒喜从新。 鸣春一鹗方求侣,点水群蜂漫趁人。 旭日悬空光宇宙,劝君且莫爱鲈莼。 【赏析】: 第一首诗,是写陈筱石制军为官清廉、正直的。“北门锁钥”指北方的重镇——山海关。诗人以山海关作为锁钥,寄希望于良臣,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沧海无波万国宾”,意思是说大海虽然波澜不惊,但仍然有众多国家的使节来朝拜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八方烽举古来无,稚子操刀建远谟。 - 注释: 八方(四面八方)的烽火从未出现过,孩童(或年轻的智者)挥舞着手中的利刃(或工具),谋划着宏伟的计划。 - 译文: 四面八方的烽火未曾燃起,年轻的智者挥动着手中的利刃,谋划着宏伟的计划。 2. 惭对齐疆披枳棘,还临燕水补桑榆。 - 注释: 面对齐国的边境,铲除着荆棘丛生的地方;回来面对燕国的河流,补充着桑树和榆树的空缺。 -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联写景,次联抒情。 首联:“曾来此地作劳人,满目林泉气象新。” 曾来此地:曾到这里(作劳人):曾在这里辛勤劳作过。 “满目林泉气象新”:眼前是一片林泉风景,气象与以前大不相同。 颔联:墙外太行横若障,门前洹水喜为邻。 墙外:指太行山的外缘。 太行山:在今山西、河南两省交界的地方。 横若障:像一道屏障一样横卧在那里。 “门前洹水喜为邻”:门前有洹水环绕,感到十分高兴
人生难得到仙洲 咫尺桃源任我求 白首论交思鲍叔 赤松未遇愧留侯 远天风雨三春老 大地江河几派流 日暮浮云君莫问 愿闻强饭似初不 译文: 人生很难达到仙境,咫尺之间就能寻找到理想的桃花源。白发苍苍之时依然追求友谊,想起古代的鲍叔牙和张良。远方天空中风雨交加,如同春天的老去,大地上的江河不断奔流。日落时分,浮云消散,不再询问,只愿你能够继续强盛,像当初一样。 赏析: 此诗以诗人对人生、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