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注释】: 聚景园 : 即“集贤园”,故址在今北京西城区西长安街。唐中宗时,于宫苑中修建集贤园以收藏天下图书文物和珍奇异石。 翠华不向苑中来:意思是:皇家的车驾没有到苑中去游玩,而是到别的地方去了。 可是年年惜露台:意思是:每年这个时候皇家的车驾都会来到露台赏花。 水际春风寒漠漠:意思是:水边的春风是那样寒冷清冷。 官梅却作野梅开:意思是:皇宫里的梅花却独自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自随野意:任凭自己随性而行。订山行:约定上山游玩。香浸:香味浸润,浸透。楠花:楠木的花。白水生:白色的水流涌动。借得风来帆便饱:借得顺风,帆儿就饱了。隔溪:隔着溪水。新度一声莺:又传来一声黄莺啼鸣。度:指啼鸣。莺:黄莺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了诗人春日郊游时所见的美景。首句“自随野意订山行”,写诗人春日郊外游玩的情景。第二句“香浸楠花白水生”,写山中景色,以楠木花香
【注释】 木香:指麝香。深与意商量:指下帘子时,和心意商量着要放麝香。 一树:指一株。丝:指麝香的香气。仙有分:指神仙也有享受这香的缘分。 依然只作秘书香:仍然只是用来熏衣的香味。秘书:指秘书省。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女子对夜深寂寞的心情及对爱情的渴望。上片写她下帘时,在心中和意商量,要放麝香。下片写她希望有仙缘,能够享受到麝香的香气。结句用典,以麝香比喻爱情,表达她对爱情的热切期盼
注释: 妙手能夸薄样梢,桂香分入蟹为包。 也知不枉持螯手,便是持螯亦草茅。 赏析: 这是一首咏螃蟹的诗。诗人用“妙手”赞美了螃蟹的外形,“桂香”则暗喻了螃蟹身上的蟹黄,而“持螯”则是形容品尝这种美食。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食物的热爱之情,即使是平凡的事物也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数寸清纯玉不如,入波陶发冷萧疏:形容一块美玉虽然只有几寸大,但比那些巨大的玉石更加珍贵。因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其内在的纯净与质地。 - 千金烂抵荆山鹊,一璞深刳渭水鱼:以金钱无法衡量的价值来比喻这块美玉的无价。将美玉比作价值连城的荆山之鸟,而将璞石比作深入河川之中的鱼儿,象征着真正的价值是内敛、深远而难以用外在之物来衡量的。 - 墨带花香临近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诗中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琐事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句“无能应俗苦皇皇”,意思是说自己无法应对世俗的压力而感到焦虑不安。这里的“皇皇”形容作者的内心焦虑和烦躁情绪。 第二句“诗不惊人笔事荒”,意思是说自己写的诗歌并不精彩,反而使笔头变得荒芜。这里的“惊人”与“荒”相对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歌水平的不满和自嘲。
注释: 1. 恨不相从早,分渠月半寮。 - 恨:遗憾、失望的情感。 - 不:否定词,表示不愿意。 - 从早:在早晨。 - 分:分开。 - 渠:他。 - 月半:指月亮的上弦或下弦时期。 - 寮:简陋的房子或小屋。 2. 墨飞春涧石,茶衮夕铛潮。 - 墨飞:墨水飞溅的样子。 - 春涧:春天的小河。 - 石:石头。 - 茶衮:茶叶堆积如山。 - 夕铛潮:夜晚的锅中水沸腾声。 3. 诗到如今瘦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给友人的。他回忆起与友人相会的日子,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诗中描绘了成都草堂的自然景色和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注释: 1. 忆昔相寻处,时今可更么。 - 忆昔:回忆过去 - 相寻:朋友相遇 - 时今:现在、如今 - 可更么:可以再次相见吗 2. 春愁侵磊隗,晚步隔坡陀。 - 春愁:春天的忧愁 - 磊隗:坚硬的石头 - 晚步:晚上散步
燕文贵山水图 道山堂上御府画,展卷犹能记老燕。 道山堂是唐玄宗皇帝的御用绘画场所,御府指皇帝的内库。这里借指燕文贵所绘山水图,展卷即打开卷轴。 十日何由办水石,千金乃可分江天。 十天哪!怎能安排出水石?一千两黄金!才把江天分开。 楚湘两岸风落木,海岳三秋雁度川。 楚地、湘地(今湖南),两地皆在长江中游。两地岸边落叶飘落,大雁南飞渡江。 大山小山俱好隐,江南梦去曲肱眠。 大山下也好隐居
这首诗描绘了四圣观周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水明一色抱神州 - 描述四圣观周围的水域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明亮的颜色,仿佛是大地的一片海洋,拥抱着神州大地。 雨压轻尘不敢浮 - 雨水轻轻洒落,使得地面上的尘土难以飞扬,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山北山南人唤酒,春前春后客凭楼 - 描述了四圣观周围山丘上人们呼唤着品尝美酒,以及春天前后游客们在楼上远眺美景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