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汝砺
【注释】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和梅堂祖心禅师是作者的好友,因事被贬谪,作者写此诗以表慰之。 无弦不似伯牙琴:意即没有弦的乐器就不如有弦的乐器美妙。伯牙,春秋时期的晋国人钟子期,擅长弹琴,钟子期死后,伯牙绝弦不再鼓琴。 却爱铁牛机外语:意指喜欢铁牛那样的大机器,因为铁牛能生产出很多产品,就像音乐一样,需要很多工具和机器才能演奏出来。 知音何似不知音
玉津亭树雪层层,故比人间分外清。 恰似江南春到处,梅花一片拆园英。 这首诗由五代诗人彭汝砺创作,通过描绘玉津亭的景色及其与人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雪景的描写,展现了冬天的纯洁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寓意深远,耐人寻味。同时,诗中的“拆园英”一词也巧妙地使用了意象转换,将梅花与其他花朵区分开来,增添了文学性和艺术感。 彭汝砺生活在五代时期
诗句释义: 1. 饱食无庸近素餐 - “饱食”意指吃饱之后,“无庸”即不需要,“近素餐”则是指接近白吃。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劳而获的人的不屑一顾和鄙视。 2. 低徊还恐似墦间 - “低徊”意为徘徊、沉思,“墦间”是古时扫墓用的石阶,此处用以比喻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名利的人。整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这些行为的警惕和反感。 3. 黄昏一读遗编尽 - “遗编”指的是古人遗留的书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全诗如下: 再和景繁韵驰寄 珠珠露缀青云叶,幕幕烟藏碧玉枝。 频有好风惊独寐,故留明月照相思。 注释: - 景繁韵驰寄:指的是在月光下用韵律表达情感的诗歌。 - 珠珠:指露珠如珍珠一般晶莹剔透。 - 青云叶:形容树叶像云一样洁白。 - 幕幕:形容烟雾缭绕的景象。 - 碧玉枝:形容树枝如同绿色的玉石一样。 - 频有:常常有。 - 独寐:独自睡觉。 - 故留:所以留下
【注释】 愁忧平日漫纷纷:指诗人的忧愁与烦闷。 何能补上闻:怎么能够弥补自己的过失? 一舟:一艘小舟,这里用“一”比喻微小的意思,泛指一切。江海:泛指广阔的江河大海。 青云:指仕途高升。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仲至时,勉励他不要自甘沉沦于庸俗之中,应该像江上的行舟一样乘风破浪,直上青云。 这首诗是诗人劝诫朋友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所困扰。首句“愁忧平日漫纷纷”
诗句输出:万里江湖一钓舟,夜寒乘月过沧洲。 译文输出:在万里的江湖中,我如同一只孤独的钓者,夜晚里,我乘着月光划过沧洲。 注释输出:此诗描述了诗人在万里之遥的江南江湖上,独自垂钓的情景。 赏析输出:彭汝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他将自己比作一位远离尘嚣、只求与自然为伍的渔人,用“万里江湖一钓舟”来描绘自己的心境。夜晚的寒冷和月光下的沧洲,又为他增添了几分孤独和凄凉。然而
【释义】: 这首诗以“山”字为主题,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解】: 次佛印韵:次:跟随;佛印:即赵州和尚,唐代禅宗大师。 明明佛日在颠崖:佛日:佛教称太阳为“佛日”,这里指太阳;颠崖:山岩高耸。 何事山岚不肯开:何事:为什么;不肯开:不开。 诸处即无甜水草:诸处:到处;即:就;甜水草:一种生长在溪边的草,其味甜美。
注释: 想见匆匆眉发新,遥知只是旧时人。 不堪侮弄彭公老,二月犹呼作孟春。 想见匆匆:想象着他们匆匆的样子。 眉发新:指他们的头发、眉毛都显得年轻了。 遥知只是旧时人:虽然知道他们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年轻了,但仍然觉得他们还是当年的那个人。 不堪侮弄彭公老:不能忍受被人欺负、玩弄的感觉。彭公,这里指的是彭泽。 二月犹呼作孟春:尽管已经是二月,但人们仍然把它称为孟春。孟春,春季的开始。 赏析:
在宋朝诗人彭汝砺的《役兵初自邓来戍邵因问法曹弟动静戏成小诗》中,诗句“戍卒初来自邓州”描述了士兵们从遥远的邓州地区前来戍守的情况。而“问言曾见法曹否”,则表达了士兵们对于当地司法官员法曹的了解和关心。接下来是诗句“祇云白发青衫者,黑瘦三分似状头”。 彭汝砺通过这些简洁而有力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士兵们的生活状态和对同伴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士兵的情感世界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胡床误看碧松枝,自爱壶中日月迟。 冰尽暖沙眠犊子,波间细雨浴鱼儿。 注释:我坐在胡床上,无意中看到碧绿的松树枝条,心中喜爱着壶中的日月,迟迟不肯移动。冰融化后暖和的沙子上,小牛犊安然无恙地睡觉;水面上飘落的小雨点洒在鱼身上,鱼儿也悠然自得地在水中游弋。 译文:我坐在胡床上,无意中看到碧绿的松树枝条,心中喜爱着壶中的日月,迟迟不肯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