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
【注释】 上官:指高官。多:多半。叹穷途:感叹自己的处境。得替:得到升迁的机会。行装:行李。甘棠:指古地名棠阴,在今安徽省潜山县西南。刘法掾:指刘法曹。刘法曹曾任过官。来时:到任时。去时:离开时。 译文: 多数官员都感叹自己的仕途艰难,但得到了升迁机会的行李却绰绰有余。只有刘法曹,刚到这里就骑上马,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才改坐驴子。 赏析: 诗中以“多是叹穷途”开头,点明了一个社会现象
【注释】: 瘦筇:指筇竹杖。筇:一种竹子,产于西南。本:原。接:生。西蛮:西南少数民族。二十年:二十年前从戎打仗时带来的那根筇竹杖。辍:停止。柽师:指诗人的朋友。老处:晚年的居处。称:称赞,赞美。虎溪:地名。在江西宜春县南,有水名虎溪。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赠与朋友的。诗人送别友人归庐陵(今江西吉安)时所写。诗人在临别之际,将一根筇竹杖送给了友人,希望友人能早日归隐。这首诗语言朴素
注释: 芳草垂杨弄色初,山中好酒想踌躇。他时驷马乘如祖,莫忘今朝跨蹇驴。 译文: 春天到了,花草摇曳,杨柳垂丝,景色迷人。山中的美酒让人心旷神怡,仿佛可以暂时忘却一切烦恼和忧虑。我时常想象着有一天能骑着四匹马的马车回到故乡,那时一定要记住今天骑驴的艰难与艰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朋友司马池回夏台时,既感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又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质朴自然
【注释】 瘿枕:即瘿木枕头。瘿木是一种生长在沼泽或河湖边的树木,因树体多节瘤,故名。欹:倾斜。苇箔:指以芦苇编成的帘幕。褰:拉开。雪天:下雪的日子。惊觉:被惊醒了。茅檐:茅草屋的屋檐。曝背眠:晒着脊梁睡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日景色和诗人心境的小诗。 第一句“瘿枕闲欹苇箔褰”,写诗人冬夜独坐的情景。瘿枕,即用长有疙瘩的木头做的枕头。欹,倾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卧在长有疙瘩的木头枕头上
注释: 题闰师禅庭双竹:题咏闰师的禅院里的双竹。 离丛并长对禅扃:竹子离开丛林,生长在寺庙的门前,显得格外挺拔。 乍见翻疑是一茎:乍一看,怀疑是不是一株。 我恨与师居隔郭:我遗憾自己和老师住的地方隔着一片村落。 他生愿似此君生:来世我也希望能够像这株竹子一样,和你生活在一起。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物抒怀,通过描写两株竹子的特点,表达出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首联“离丛并长对禅扃”
【注释】 ①龙图:官名,即中书省的高级官员。李待制:宋代对高级官员或翰林学士的尊称,如“李学士”、“李待制”等。②清贵:高贵,尊贵。 【赏析】 此诗为酬和友人之问作。谢龙图,名不详。李待制是宋代对高级官员及翰林学士的尊称,如“李学士”“李待制”等。诗人通过这首诗向朋友表达了他与李待制的友谊以及他对李待制才情的赞美之情。 首句“遥知清贵孰能攀”,意思是说,远远地就知道,那些高贵、尊贵的人士中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浓露繁霜著似无,几多光彩照庭除。 - 注释: 浓露与繁霜虽然给人以厚重的白色印象,但它们似乎并不明显,几乎不可见。然而,这些白色的露珠和霜晶在月光或灯光的照射下,却能够为庭院增添几许光彩。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清晨或夜晚的景象,尽管天空中布满了浓重的白雾(即露水)和厚厚的白霜,但它们在光线的照射下显得不那么明显。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之美
注释: 暮秋怀闰师 —— 在晚秋时节怀念闰老师(指杜甫)。 风清月白树红时,无奈重城隔闰师。 风清月明,树上的叶子已经泛红,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闰老师,因为隔着重重城墙。 却羡潺湲阶下水,夜深流入白莲池。 却羡慕那淙淙流淌的阶梯下的水,深夜里流向了白莲池。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所作。当时杜甫已经年老体衰,但他依然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闰老师的深深怀念之情。
注释:张籍的视力不好,但是他的心灵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眼睛虽然模糊不清,但是内心却非常清明;崇师的耳朵有些听力减退,但他的性格却依然聪慧敏锐。世间的是非和言语只会在耳边喧嚣,让人分心,但是内心的宁静却能让他在定中长存。 赏析:这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赞美了上人的内心世界。首句以“眼昏”和“心不昧”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上人的豁达胸怀,也表达了诗人对上人的敬佩之情
【注】 闻张师德状元登第因以寄贺兼呈梁固状元:听说张师德考中了状元,我写信向你表示祝贺。 科场消息到柴扉:科举考试的消息传到我的家门。 皇宋风流事可知:宋代的文治武功,你应当是知道的。 封禅汾阴连岁榜:你连续几年在汾阴(今山西万荣县)参加殿试,每次都名列前茅。 状元俱是状元儿:你都是状元出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张师德和梁固状元的祝贺词。诗中既表达了作者对二人的祝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