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逵宜
【注释】: 啼乌:即乌鸦。 哑哑慈乌集翠微:指乌鸦叫声。哑哑,形容声音沉闷。 闻说鼎湖龙去后,哀鸣环绕紫宫飞:鼎湖,传说中黄帝葬地。龙去后,指龙驾崩。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据《全唐诗》收录,为唐宣宗大中年间(公元847年-860年)诗人。诗题中的“万年枝”,是指传说中的黄帝所植之柏,因名之“万年”。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季节。清晨时分,太阳刚刚爬上了天空,辉映在万年柏树的枝干上
【释义】 踏着青苔的鞋子重来问路,京城里的繁华景象已变得黯然失色。在西山上独立,远离了尘世的纷扰,眼中看到的是往日的故人。 【注释】 (1)蹑屩:指穿着草鞋。 (2)软红:这里代指繁华都市。 (3)黯须眉:形容因京城里繁华景象而心情黯淡。 (4)立:独立。 (5)西山:指终南山。 (6)觑(qù):看。 (7)昔时:昔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厌倦之情,以及对故人的怀念之意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徵仲叔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寒侵客袂雨丝丝,千里燕山雁影迟。 - "寒侵客袂":寒冷的气候侵入了旅行人的衣袖。 - "千里燕山雁影迟":在遥远的燕山地区,大雁的身影显得缓慢。 - 注释:描绘出旅途中的艰难与寒冷,以及遥远地区的景色。 2. 隔岁遥传云外字,深春才读雪中诗。 - "隔岁遥传云外字":多年以后通过书信传达的信息。 -
诗句解读与译文输出 送春 - 注释:"送春"意味着春天的离去,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即将过去的春季的不舍和感慨。 春去春愁在 - 译文:春光逝去,我的忧愁也随之而来。 - 注释:这里的“春”不仅指春天本身,也隐喻为美好时光的流逝。 愁中一送春 - 译文:在忧愁之中,我又一次送别了春天。 - 注释: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刻(通常是一年之末)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即将结束的季节的哀伤。
东皇何日到天涯,猎猎凄风万里沙。 差解客愁惟有酒,欲看春色竟无花。 乱流孤屿诗中画,芳树娇莺梦里家。 寂寞山城明月夜,居人为说旧繁华。 注释: 1. 东皇:指太阳神,古代神话传说中主管春天的神灵。 2. 天涯:指极远的地方。 3. 差解:勉强解释,勉强宽慰。 4. 欲看春色:想欣赏春天的景色。 5. 孤屿:孤立的岛屿。 6. 诗中画:像诗一样美丽的景色。 7. 芳树:芬芳的花木。 8. 娇莺
宿瓜步 维舟已薄暮,怅望平芜间。 流水不可极,夕阳相与还。 光生扬子月,青对润州山。 入夜潮声急,愁心未许间。 注释: 维舟:停船,泊舟。 薄暮:傍晚,天黑。 惆怅:忧愁,伤感。 平芜:平坦的草地。 不可极:无法到达尽头。 夕阳相与还:夕阳西下,渐渐返回。 光生:月光照亮了。 扬子:地名,这里可能指扬州(因扬子江得名)。 青对:青山相对。 润州山:指润州附近的山。 未许:不允许,不许。 赏析:
庚申一之日,卧疴城南舍。 霜雪正萧辰,凄迷夜复夜。 稚子愁不言,老妻但唶唶。 人生各有涯,时至难更惜。 矧予拓落人,学道鲜蕴藉。 生不应少微,死岂缘木稼。 既异处士怀,亦匪达官怕。 嗒然天地中,随分沐大化。 一息此尚存,渊冰敢宽假。 青灯自多情,照我书在架
近山沙碛无平流,入山泉石如清秋。缘溪被谷迷万绿,但闻琤琤历乱戛哀玉。 山家无事长闭门,静中不厌风雷喧。凭高延瞩三百里,沧溟潏荡观止矣
昔游武夷登绝巅,噏吸沆瀣披云烟。 山灵别后劳清梦,三十六峰吾目前。 啸歌今过苏门道,林峦初识徐吾好。 石丈疑从闽峤来,呀然一见倾怀抱。 翠肤铁骨何亭亭,兰若门前多坠星。 瀑水虹蜺飞练白,藓花风雨剥铜青。 分划名胜三盘里,上松中石下盘水。 乃观群岫靡不奇,向者品题皆妄耳。 岚光澹荡客踟蹰,编茅欲傍石林居。 远公为指嵚崎处,补天五色此其余
翠涛十里声飕飗,阴阴涧厂惊潜虬。 攫拿石罅若无蒂,怒张鳞鬣争寒流。 比闻化劫及双树,孙枝不给斤斧求。 谁者护之帛道猷,烟霞日深谷口幽。 大夫有灵能相酬,千株万株蟠青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