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逵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内容,可以从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表达的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1)“谒先垄”一句的意思是:祭拜祖先的坟墓。先垄,指祖辈的坟墓。这句是说作者到先人的坟墓前祭拜。 (2)“不肖耽微禄,久客松水湄”的意思是: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才德,只是勉强得到一点微薄的俸禄,过着客居的生活,在江边的小路上行走。不肖,无才无德;耽,贪求。微禄,微薄的俸禄;湄,小河的旁边
【注释】 一、庚申日:即庚申年。 之:到,往。 南舍:在城南的住所。 萧辰:寒气袭人。 稚子:小孩子。 老妻:老年的妻子。 学道:学习道家之道。 鲜蕴藉:很少蕴藉,即少学问。 处士怀:有隐士情怀。 达官怕:做达官贵人害怕。 嗒然天地中:心如明镜,无所动念。 渊冰:深水结成的冰。 青灯自多情:指读书时点着青灯,心中充满感情。 照我书在架:指读书时灯光照亮书架上的书。 【赏析】
【注释】 1. 秋怀:诗人在秋季时思念春天的情景。 2. 春风如昨日:比喻春天来临时,感觉就像昨天一样。 3. 花叶争芬芳:花朵和树叶都争着展示自己最美的部分。 4. 东西各飘扬:东西两边的花和树各自向不同方向飘舞。 5. 人生匪磐石:人的生命不像岩石那样坚固不可动摇。 6. 安得不参商:怎么能避免与参星(北斗星)和商星(心宿星)的相撞呢?这里比喻人生的短暂和变化无常。 7. 矫首羡双星
这首诗是诗人在岁暮放衙后,归寓口占的。宣武门南十丈尘,指的是京城中车马喧闹、尘土飞扬的景象;郎曹退食暂间身,则表达了自己暂时放下公务的轻松自在。尽多陆海浮沉客,争似云霄啸傲人,表达了自己与那些四处奔走、浮沉不定的人相比,更愿意做一位超脱物外、啸傲风尘的人。安命何须寻季主,问天那更学灵均,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和天命的看法,认为不必去寻求季主那样的隐士,也无需去学习屈原那样的理想主义者。婆娑应伴康衢叟
【注释】 1. 震泽:今江苏宜兴。 2. 美人:指女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 采其实:采摘橘子。 4. 岑:高峻的山岭。 5. 玉颜:洁白如玉的脸庞。 6. 皓齿:洁白如玉的牙齿。 7. 哀音:悲苦的声音。 8. 桃李:比喻男女情爱,这里特指爱情。 9. 流光:指光阴流逝。 10. 夙心:早先定下的心。 11. 摇摇来锦衾:形容梦醒时,被褥轻摆的样子。 【赏析】
【注释】 盘山:在今河北省平山县。武夷山: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区。沆瀣:古代传说中,人喝了仙露,可以长生不老。披云烟: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噏吸沆瀣: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清梦:指梦中的景象如仙境一般美丽。苏门:地名,在浙江省桐庐县境内。徐吾好:指徐霞客,他的游记中有《游盘山记》,记载了游盘山的所见所感。石丈:指石公,即明代著名旅行家、诗人徐霞客。呀然:形容惊讶的样子。翠肤铁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序文。 盘山水歌 近山沙碛无平流,入山泉石如清秋。 缘溪被谷迷万绿,但闻琤琤历乱戛哀玉。 注释:靠近山顶的沙碛没有平流,进入山区的泉水和岩石就像秋天一样清澈。沿着溪水和峡谷行走,被万绿的树木覆盖,只是听到琤琤的声音,历乱的石头相互撞击发出哀鸣的声音。 山家无事长闭门,静中不厌风雷喧。 注释:山中的人家没有事情时常常关上门,寂静之中也不讨厌风吹雷响。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秋意在何许,飒飒庭树枝。” - “秋意”指的是秋天的气息。 - “飒飒”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常用以形容秋风的声响。 - “庭树”指庭院中的树木,这里特指秋天的树木。 2. “金风消息来,遂使群心夷。” - “金风”通常指凉爽的秋风,有时也指秋天的金黄。 - “消息”指信息或消息。 - “群心夷”即使大家的心平静下来。 3. “缅焉念昔人,行乐长苦迟。” -
【注释】 翠涛:形容山涧水声。 飕飗(sōu xiāo):形容风声如飕飕的呼啸声。 厂(yìn yè):同“阴”,昏暗。 潜虬(qiú):指龙。 攫拿:抓持。 石罅(xià):石头间的缝隙。 鳞鬣(liǎn liè):鱼鳞和鱼鳍,比喻龙的鳞片。 比闻:听说。 化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的灾难,此处泛指自然灾害。 双树:两棵树。 孙枝:同“孙枝”,即孙枝子,指儿子。 帛道猷:帛,古代丝织品。道猷
诗句输出:梦醒似欲识天机,人间啼笑谁真伪,尘外行藏无是非。 译文:梦醒之后,仿佛能识别到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在人世间,人们的笑容背后隐藏着真假难辨的心机;超脱于尘世之外,行藏之间似乎没有明显的是非之分。 注释:愁绪纷纶绕四围,梦醒似欲识天机。人间啼笑谁真伪,尘外行藏无是非。花落乌冲春色散,酒阑客带月明归。齐州九点青烟在,辽鹤何年故里飞。 赏析:纪逵宜的《梦回作》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