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一之日,卧疴城南舍。
霜雪正萧辰,凄迷夜复夜。
稚子愁不言,老妻但唶唶。
人生各有涯,时至难更惜。
矧予拓落人,学道鲜蕴藉。
生不应少微,死岂缘木稼。
既异处士怀,亦匪达官怕。
嗒然天地中,随分沐大化。
一息此尚存,渊冰敢宽假。
青灯自多情,照我书在架。
【注释】
一、庚申日:即庚申年。
之:到,往。
南舍:在城南的住所。
萧辰:寒气袭人。
稚子:小孩子。
老妻:老年的妻子。
学道:学习道家之道。
鲜蕴藉:很少蕴藉,即少学问。
处士怀:有隐士情怀。
达官怕:做达官贵人害怕。
嗒然天地中:心如明镜,无所动念。
渊冰:深水结成的冰。
青灯自多情:指读书时点着青灯,心中充满感情。
照我书在架:指读书时灯光照亮书架上的书。
【赏析】
《病中夜吟》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诗作。此诗以“病中”为题,写自己生病期间,心情抑郁而不得排遣,只好借酒浇愁,但终究无法摆脱内心的苦闷,于是发出人生短暂难可珍惜、生当及时行乐的感慨。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幽远,耐人寻味。
首联写“我”卧病于南舍,霜雪正寒,夜深了又一夜。“庚申”是庚辰年的正月,古人认为“庚”属金,“辰”属土,金能克土,所以庚辰年是“金克木”,木被克的时候,就是“岁君不吉”。诗人此时卧病在床,自然是“人生各有涯”,人生有限,不可久留。这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能长久地活着,因此要珍惜时光,及时行乐。
颔联写“我”躺在床上,听到小儿的哭声和妻子的叹息声。“嗟嗟”,叹息之声。李频对家人的关心,表现了他对家人的深情厚意。他担心家人担忧,就劝慰家人不必忧虑。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与家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颈联写“我”感叹人生短暂,时不待人。“矧予”意为何况我是这样的人。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是个没有学问的人,不能像古代隐士那样隐居山林,也不能像达官贵人那样过着奢侈的生活。他感到自己的人生短暂,应该抓紧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尾联写“我”虽然身在病中,但仍然坚持读书,享受知识的乐趣。“嗒然”形容心境宁静,不为外物所动。“随分”意为随便,随意。这里的“随分沐大化”意思是说,我虽然身在病中,但仍然可以享受到知识的乐趣。这里的“随分”是指随便地、随意地享受知识的乐趣,而不是指随便地、随意地享受知识的快乐。
尾联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他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充分地利用每一寸光阴,去追求知识和智慧。这里的“生不应少微”,意味着生命不应该被浪费;“死岂缘木稼”,则表示死亡并不是因为树木结出了果实。这两句话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这首诗通过对“我”生病期间的内心感受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观。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