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武夷登绝巅,噏吸沆瀣披云烟。
山灵别后劳清梦,三十六峰吾目前。
啸歌今过苏门道,林峦初识徐吾好。
石丈疑从闽峤来,呀然一见倾怀抱。
翠肤铁骨何亭亭,兰若门前多坠星。
瀑水虹蜺飞练白,藓花风雨剥铜青。
分划名胜三盘里,上松中石下盘水。
乃观群岫靡不奇,向者品题皆妄耳。
岚光澹荡客踟蹰,编茅欲傍石林居。
远公为指嵚崎处,补天五色此其余。
【注释】
盘山:在今河北省平山县。武夷山:在今福建省武夷山区。沆瀣:古代传说中,人喝了仙露,可以长生不老。披云烟: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噏吸沆瀣: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清梦:指梦中的景象如仙境一般美丽。苏门:地名,在浙江省桐庐县境内。徐吾好:指徐霞客,他的游记中有《游盘山记》,记载了游盘山的所见所感。石丈:指石公,即明代著名旅行家、诗人徐霞客。呀然:形容惊讶的样子。翠肤铁骨:形容岩石的颜色翠绿而坚硬。兰若:梵语“阿兰若”的音译,意为精舍。门前多坠星:形容瀑布从岩壁飞落如同繁星坠落。分划:划分,描述。名胜三盘里:指盘山风景区。上松中石下盘水:指盘山上有松树,中间有巨石,山下有流水。乃观群岫靡不奇:是说放眼望去,群山都是奇特的景致。岚光澹荡客踟蹰:意思是说山间轻雾缭绕,景色迷人,使人止步不前。编茅欲傍石林居:意思是说准备在此地搭起茅草屋定居。远公为指嵚崎处,补天五色此其余:指庐山的东面有一个叫南康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像补天一样高的山(匡山),山上有五彩缤纷的云霞。
【赏析】
这首诗作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当时诗人45岁。诗中描绘了盘山的山水之美,以及自己登临盘山时所感受到的美妙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盘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