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均
清代诗人凌均,字梅伯,号复庄或大梅山民。 作为清代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表达。尽管在众多清代诗人中,凌均可能并非广为人知,但通过对他的诗词作品的了解,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清代凌均《题四川崇庆牧常君殉节纪略后》释义
注释: 1. 蜂聚蚁屯万马喧,阿谁裂眦在军门。 - 蜂群蚁穴聚集在一起,像万马奔腾一样喧嚣;谁能面对这样的场景不感到愤怒? 注释:描绘了战场上的混乱和紧张气氛,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不满和忧虑。 2. 鸿毛己掷孤臣命,凤诰频颁圣主恩。 -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鸿毛也足以决定我的命运,皇帝频繁颁发的诏书也是对圣上恩典的体现。 注释:通过对比强调了国家和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清代凌均《题四川崇庆牧常君殉节纪略后》释义
【注释】 ①难臣:《左传》僖公四年:“晋侯赏从亡者,曰:孤之得免,子为有功焉。昔者秦人贪于土地,晋阳之固,有如天助,今吾以十卒九败,岂非秦人贪戾乎?余及君共过此,不忍反也。’”珥笔,指写诗作文。难臣,意指作者不愿做朝廷重臣,而愿做边塞的将士。 ②魂散巫阳不可寻:巫阳赋归辞。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彼行露之言兮,曷足与夫棠棣之群。”巫山在今重庆市南岸区,属巴县
题四川崇庆牧常君殉节纪略后
难臣珥笔久名钦,魂散巫阳不可寻。 鸢堕蛮江荒徼梦,鹤归辽海故乡心。 战场终古流残泪,斋馆从今罢苦吟。 此日浣花同庙食,灵旗风雨夜应深
梅伯,原名凌均,清代诗人
清代诗人凌均,字梅伯,号复庄或大梅山民。 作为清代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表达。尽管在众多清代诗人中,凌均可能并非广为人知,但通过对他的诗词作品的了解,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凌均
清代诗人凌均,字梅伯,号复庄或大梅山民。 作为清代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表达。尽管在众多清代诗人中,凌均可能并非广为人知,但通过对他的诗词作品的了解,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