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宬
注释: 七夕前二日与窥堂庄使君江横观水望霓怅然 七夕节前两天,和窥堂庄的庄主江横一起观赏水。 倚阑人不识,怀古尚心惊。 倚靠在栏杆的人却不认识,怀念古事仍然心惊胆战。 坐想弥漫意,卧闻鞺鞳声。 坐着思考弥漫的思绪,躺着听着锤鞺的声音。 浪翻京口寺,潮打石头城。 波浪翻涌到京口寺,潮水拍打着石头城。 莫说南柯事,相宽老大情。 别说那些南柯一梦的事,要互相宽慰彼此的深情。 赏析:
【注释】 ①余兄:指作者的朋友张余兄。小诗:短诗。胡苇航:名不详,可能是一位与诗人友善的友人。②梅时:指梅花盛开的季节。夷涂:道路平坦。③能存:能够保留下来。二顷:两顷田,表示数量。④宁:岂;难道不。⑤心如铁:形容意志坚定。⑥因:于是。⑦鬓欲丝:形容年纪渐长,鬓发已白。⑧说(shuì):解释,说明。相思: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友人归途中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八月十三夜道士湖泛月 -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八月十五的夜晚,在湖上乘船观赏月亮的场景。 2. 万事廓悠悠 - “廓悠悠”形容心境开阔,无所挂碍。 3. 因贫得纵游 - 由于贫穷,得以自由地外出游玩,不受约束。 4. 天悭一样月,人有几中秋 - 天空吝啬(不慷慨)地只让一轮月亮照耀,而人类却只有一次中秋的机会。 5. 短笛芙蓉浦,芳尊杜若洲 - 以“短笛”
【解析】 本题为综合性默写,考查考生对诗文内容、手法、语言等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重点词语有:撷、疑、遗、弄、绡、织出。 【答案】 有三叠泉,名撷泉。岂是凡间物,神人或疑属餍。踏翻云母碓,放出水精帘。娥女愁遗佩,冰虬或弄髯。鲛绡一百丈,织出浪纹纤
【注释】 胡苇航:人名,作者的友人。 料院:官名,即“翰林”。 谢:凋落。 柳成阴:形容柳树茂盛,遮天蔽日。 救世:拯救世人。 有何策:有什么高招? 图名:谋求名声。 万言难复古:指写文章很难改变历史。 一语傥医今:一句话恐怕能够治愈今天的疾病。 山中老:隐居在山中的老人。 所钦:值得尊敬。 【赏析】 此诗是作者写给其友胡苇航的信,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及对朋友隐居山中生活状况的关心和祝福。
题江心寺诗 闻说东瓯胜,兹游心颇降。 江心浮一寺,水面立双幢。 路绝帆当户,潮回月漾窗。 悠悠怀古思,把酒酹渔釭。 注释: 1. 闻说东瓯胜,兹游心颇降:听说东瓯的景色很美,这次游览让我心情格外舒畅。 2. 江心浮一寺,水面立双幢:江心有一个小寺庙,水面上矗立着两座高高的塔楼。 3. 路绝帆当户,潮回月漾窗:由于船只稀少,我无法直接看到对岸的景象,只能看到帆船在江面上驶来驶去。潮水退去
注释: 九月九日登山 - 指在九月九日这天登高远望。 日月百年宽,良辰天不悭 - 意思是岁月悠长,时光易逝,而好时光总是慷慨的给予每个人。 秋来常对菊,情适便登山 - 秋天来了,常常面对着菊花,感觉心情舒畅,于是就决定去山中登山了。 户外无尘鞅,篱边有酒颜 - 户外没有车马扬起的尘土,篱笆边有美酒映照下的景色。 当时老彭泽,幽事独相关 - 当时是彭泽县令陶潜
渔父词十三首 宋代蒲寿宬笔下江上之音 1. 第一首 - 诗句:搔首推篷晓色新,雪花飘瞥大江滨。 - 译文:渔夫伸手推篷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江边飘落的雪花如画卷般展开。 - 注释:搔首,即梳理头发;推篷,指推开船蓬。晓色,指清晨的天色。雪花飘瞥,指雪片轻轻飘落。大江滨,指江边。 2. 第二首 - 诗句:醉收网后收缗钱,白髭红颊玉人年。 - 译文:渔夫酒醉后收起鱼网,收取那沉甸甸的铜钱
诗句释义 1 铁笛穿花去。问长安、市上生涯,而今何似。 - “铁笛”象征着坚定和高傲,“穿花去”形容铁笛声穿透人群,指向远方。询问自己,现在的市上生活和以前相比如何。 2. 破帽青衫尘满面。不识何人共语。 - “破帽”可能意味着贫困或落魄,“青衫”指普通衣着,“尘土满面”表示被尘埃覆盖。此处表达的是与世俗隔离,不与任何人交谈。 3. 惟我虚中元识破,笑人间、日月无停杼。名与利,莫轻许。 -
诗句:远入茫茫无尽边,渔舟来往似行天。 1. 诗意解析 - 描述意境:诗人通过“远入茫茫无尽边”描绘了无边无际的海洋景象,给人以深邃和广阔之感。而“渔舟来往似行天”则形象地表达了渔船在浩瀚水域中自如穿行的动态,好似天空中的船只自由飞翔。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雄浑壮美,也体现了渔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 象征寓意:在这首诗中,“太乙仙”可能象征着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