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宬
江上浪花飞洒天,拍阶鞺鞳屋如船。 月不夜,水无边,渔父歌声入梦间。 何处笛声人未眠? 注释: 1. 江上:指长江之上,形容景色辽阔。 2. 浪花:指江面上的波浪。 3. 飞洒天:形容浪花飞溅,仿佛洒向天空一般。 4. 鞺鞳:用来形容房屋坚固的样子。 5. 屋如船:形容房屋的形状像船一样,比喻房屋坚固而稳固。 6. 月不夜:指月亮不会因夜晚而消失。 7. 水无边:指江河湖水没有尽头。 8.
【注释】 楼倚虚空。觉人世、不知何处。人缥缈、半檐星斗,一窗风露。潮退沙平凫雁静,夜深月黑鱼龙怒。把清樽、独自笑馀生,成何事。 尘埃外,谈高趣。烟波上,题诗句。这美景良宵,且休虚度。梦觉宦情甜似蜡,老来况味酸如醋。念儿曹、南北几时归,情朝暮。 【赏析】 《满江红 · 登楼偶作》是一首词牌名,这里用它来作为这首词的标题。全篇抒发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语言清新自然,不落俗套
注释: - 又渔父词二首:指杜甫的《又呈吴郎》和《江亭月夜偶题》。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在成都时所作,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岩下无心云自飞:指诗人在山岩之下,心无牵挂,就像云彩在空中自由飞翔一样。 - 塘边足雨水初肥:形容雨后塘边的景色,水涨起来,水面上漂浮着荷花的影子。 - 龟曳尾:比喻乌龟拖着尾巴在水中游动。 - 绿毛衣:形容荷叶的颜色,像绿色的毛衣一样美丽。 - 荷盘无数尔安归
【注释】 可翁:诗人自喻。 骊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龙,颔下有珠。 水怪不敢动:水中蛟龙害怕了,不敢兴风作浪了。 满江湖:指月亮照到江水中,水面上泛起银光。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夜坐观月时所感。首句写夜晚风浪已平息,第二句写湖中龙王因害怕而不敢兴风作浪,第三句写明月照耀着江水,使江面波光粼粼。全诗意境静谧,笔调清逸,富有禅意
【注释】 “欸乃词”:即《渔歌》。 白头翁:指老渔夫。 刘四:指渔夫刘四。 刘四郎:指刘四的儿子。 江海为田:江海是捕鱼的场所,把江海当作田地。 鱼作粮:指捕鱼作为生活来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渔民生活的诗,通过写白头翁和刘四父子在江海上捕鱼、受雇于人、与人为邻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勤劳劳作的精神风貌。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旷,富有生活气息
诗句原文: 清晓朦胧古渡头,烟中人语橹声柔。云五色,蜃成楼。鸡鸣日出似罗浮。 注释解释: - 清晓朦胧古渡头:清晨时分,朦胧的雾气笼罩着古老的渡口。 - 烟中人语橹声柔:在烟雾缭绕之中,可以听到船夫轻柔的橹声。 - 云五色,蜃成楼:天空中出现了五种颜色的彩霞,仿佛是海市蜃楼形成的楼阁。 - 鸡鸣日出似罗浮:公鸡的啼鸣声伴随着太阳的升起,似乎预示着罗浮山的到来。 赏析:
诗句:白首渔郎不解愁,长歌箕踞亦风流。江上事,寄蜉蝣。 译文:白发的渔夫不懂得忧愁,他放声高歌、箕踞而坐,展现出一种风流的姿态。他在江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像那些微小的生命,如蜉蝣一般。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白首渔夫的形象,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诗人通过“白首”一词,表达了对渔夫岁月沧桑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中“长歌箕踞亦风流”一句
《渔父词十三首》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注释和翻译,并附上赏析,以助理解: - 诗句原文及注释: 琉璃为地水精天,一叶渔舟浪满颠。 家在芦花何处边。 - 诗句:琉璃为地水精天,一叶渔舟浪满颠。 - 注释:用“琉璃”形容地如明镜,用水精来形容天空清澈透明。描述一位渔夫驾驶着小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飘摇不定。 - 译文: 像水晶般清澈的地面上,水天相连,
白水塘边白鹭飞,龙湫山下鲫鱼肥。 攲雨笠,着云衣。 玄真不见又空归。 注释:在清澈的水塘边,白色的鹭鸟展翅飞翔;龙湫山下,肥美的鲫鱼在水中游弋。头戴斜雨笠,身披云彩般的衣裳。这里的玄真子已经不在了,令人空叹归来无望。 赏析:这首词是元代文学家赵孟頫创作的组词作品。首句写景,颇为清新淡远;后二句紧承写景,直抒胸臆。全词情景交融,充分表现出作者身在官场而傲视王侯,身虽富贵却向往江湖云水的性格
《渔父词十三首》 诗句 葭荻横披众木东,浪花如雪晚来风。云母幌,水精宫。 - 注释:芦苇荻丛横铺在众多树木的东边,浪花洁白如同雪般飘洒,傍晚的风轻轻吹过。云母和水晶般的装饰物映衬其中,宛如宫殿一般华丽。 -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边景色,芦苇的横披、洁白的浪花与傍晚的微风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译文 渔翁头戴云母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