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夔
【注释】 故里:家乡。 千山远:形容家乡的山水遥远。 荒城:荒凉的城堡。八月寒:八月里,天气寒冷。 霜椑:柿果,秋天成熟,可食。余鸟啄:秋末鸟儿归巢,吃剩的柿子。社雨:指社日(农历二月、八月),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鱼残:鱼剩下来的尾巴。 紫塞:这里泛指边疆。跑风鬣:风吹动兽皮,如鬣发飘舞。青冥:青色的天空,也指高飞的鸟。纵露翰:放飞羽毛笔。 微生:微贱的生命。独不化:独自不会变成尘土。羁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晓行二首》。下面是对每一联的解释: - 第1联:“百年长扰扰,无地寄浮踪。” - "百年":指人一生的时间。 - "长扰扰":形容人生充满烦恼和不安。 - "无地寄浮踪":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自己的漂泊之身。 - 第2联:“客醉伤春酒,人行送曙钟。” - "客醉":形容诗人自己或他人在旅途中因饮酒过度而感到疲惫或伤感。 - "伤春酒":春天容易使人感伤
晓行二首: 百折飘香路,千攒叠翠乡。 断桥人蹬藓,低树女梯桑。 泊店风烟静,问途山水长。 新归愁复去,伫立转苍茫。 注释: 1) 百折飘香路,千攒叠翠乡。 百折:曲折,比喻曲折多阻。 飘香路:比喻道路崎岖、曲折。 千攒:形容山势重叠,层层叠叠。 叠翠乡:形容山青水绿,美丽动人。 2) 断桥人蹬藓,低树女梯桑。 断桥:指桥的一端断裂。 人蹬藓:指人们在桥上行走时踩踏到苔藓。 低树女梯桑
诗句释义 1 自叹形容改 - 描述自己的外貌和体态发生了改变。“自叹”意味着自我反省,“形容改”则指出了外观或形态上的变化。 - 注释:这里的“形容”通常指人的外表或形象,而“改”指的是变化、改变。 2. 空惊岁月更 - 惊讶于时间的流逝,感到岁月在不知不觉中已变。 - 注释:这里的“空惊”表达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无奈感受,“岁月更”强调了时光的快速流逝。 3. 黠蚕附茧死 -
早行 早行理归装,残灯耿曙光。 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 钟响知云寺,波声认石梁。 修途留不住,去去出山庄。 【注释】 1. 早行:早上出行。理归装:整理行装。 2. 残灯耿曙光:夜幕降临时,残存的灯火在晨曦中显得更加明亮。 3. 开门半山月:清晨,我推开门,看到半山之上的月亮高悬。 4. 立马一庭霜:站在院子里的马,头上已经落满了霜。 5. 钟响知云寺:听到寺庙里的钟声响起。 6.
【注释】 幽怀浩难写:深藏的情怀难以表达。幽怀,深沉的情怀。 倚徙一枝藤:靠在一株藤上。倚徙,依靠、停留之意。 春蔓云根草:春天里攀缘生长在云雾山间的草根。蔓,缠绕。 寒流石罅冰:寒冬里结满冰霜的石缝中渗出的水珠。寒流,严寒之流。 茶话两三僧:和僧人一起品茶闲聊。茶话,喝茶闲谈。 亭下寻归渡:在小亭子下寻找回乡的路。 渔舟唤不应:渔船上的渔夫呼唤着不应。应,回答。 【赏析】
杂兴 旅雁南犹北,丝虫堕复粘。 流年忙里过,衰发暗中添。 记事推银管,寻题探玉签。 区区淡生活,与世异酸甜。 注释: 1. 旅雁南犹北,丝虫堕复粘——意思是说大雁飞向南飞向北,蚕蛹落下又被粘住。 2. 流年忙里过,衰发暗中添——意思是时光匆匆流逝,而头发却一天天白了。 3. 记事推银管,寻题探玉签——意思是记录一些事情要使用银管笔(指毛笔),寻找合适的题目要像探索玉石那样仔细琢磨
【注】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忠臣。杜主,传说中的仙人。《搜神记》:吴王夫差渡江,见一人在江上呼“渡”者,乃杜主也,问之,曰:“我,东海万世度者也,能为君致福。” 朝游伍胥渡,暮投杜主祠。绿芜高犊背,红雨瘦花枝。夹道鸣腰鼓,轻舟飐彩旗。蹇驴寒服客,未许看腰肢。 译文: 早晨游玩伍子胥渡口,傍晚来到杜主祠休息。长草覆盖着牛背,红花凋谢了枝条。路上的鼓声此起彼伏,轻舟上飘扬着彩旗。骑着蹇驴的客人穿着薄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注意理解全诗,把握每句话的意思,并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羲娥相逐走”是说日月同辉;“岁月不饶人”是说时间流逝,人生易老。“露重栖翰倦”“月明归梦频”是说作者在野外生活,白天辛苦劳作,夜晚则辗转难眠。“还家如过客”“落地即成亲”是说回到家中像客人一样,到家就像结婚一样。“世路秋风早,悠悠多贱贫”是说世间的道路早早地布满了秋天的寒霜落叶,我飘零无定,总是处于贫贱之境。
诗句释义 1 蘋风入疏竹: 蘋(一种水生植物)的微风轻轻吹过稀疏的竹子。 2. 红影飐窗扉: 红色的光影在窗户上摇曳,给人一种美丽的画面感。 3. 远地犹为客: 虽然身处远方,但仍然感觉像是客人。 4. 寒闺未寄衣: 家中的寒气还未消散,所以还没有寄出衣物。 5. 丝虫堕复上: 丝虫(可能是指蜘蛛或蚊子等小动物)来回飞舞,再次落下。 6. 旅雁去还归: 旅雁(指候鸟)飞去又飞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