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怀浩难写,倚徙一枝藤。
春蔓云根草,寒流石罅冰。
山行千万转,茶话两三僧。
亭下寻归渡,渔舟唤不应。

【注释】

幽怀浩难写:深藏的情怀难以表达。幽怀,深沉的情怀。

倚徙一枝藤:靠在一株藤上。倚徙,依靠、停留之意。

春蔓云根草:春天里攀缘生长在云雾山间的草根。蔓,缠绕。

寒流石罅冰:寒冬里结满冰霜的石缝中渗出的水珠。寒流,严寒之流。

茶话两三僧:和僧人一起品茶闲聊。茶话,喝茶闲谈。

亭下寻归渡:在小亭子下寻找回乡的路。

渔舟唤不应:渔船上的渔夫呼唤着不应。应,回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五律,诗中描写了山行途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幽怀浩难写,倚徙一枝藤。”表达了诗人心中深沉而难以言表的感慨。这里的“幽怀”指的是诗人内心的感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浩难写”则表示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都难以用语言来表述。诗人选择“一枝藤”作为依靠,象征着他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颔联“春蔓云根草,寒流石罅冰。”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春天的藤蔓缠绕在云雾缭绕的山间,石缝中的冰块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这两句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身处其中的宁静与美好。

颈联“山行千万转,茶话两三僧。”表现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心境。诗人沿着山路前行,不断变换方向,就像在寻找一条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而在这段旅途中,他和几位僧人一同品茶聊天,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友谊。这句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尾联“亭下寻归渡,渔舟唤不应。”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失落。诗人在小亭子下寻找回家的路,却听到渔夫的呼唤声却回应不了他的请求。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归途的迷茫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意象和画面也富有层次和深度,使得读者能够在诗的意境中进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