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仪
注释:曲径旁边长满了木槿花,花朵朵朵如同缀着玉簪。袈裟未来得及解去,我静静地坐在树荫下嗅着花香。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作者在静谧的南仲闲园中,独自品味木槿花的幽香的情景。诗中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木槿花比作玉簪,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它的美丽。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比作是那未解袈裟的僧人,与花共处,享受宁静的时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
注释:在幽静的环境中,静静地观赏着稀疏的花草。我坐在蒲团上,享受着桐树带来的阴凉。顿除妄念,心中的机缘也随之消失,心无牵挂,眼前的景象也显得宽阔起来。 赏析:本诗是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闲园杂咏十首中的一首。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注释】 1. 侯仲冶:指南宋诗人侯克中,字仲冶。 2. 归庄图:指归庄诗的意境,意在表达归隐之意。 3. 黑雨横江天漠漠:形容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天空显得十分昏暗。 4. 馋蛟怒吼惊涛作:形容凶猛的蛟龙在水中掀起巨大的水浪,声音震耳欲聋。 5. 扁舟冒险且归来:指船只在风雨中行驶,随时都可能遇到危险。 6. 正恐明朝风更恶:担心明天的天气会更糟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风雨归庄的诗歌
【注释】 1. 刳刻轻于脱瓣莲:刳,挖空。脱瓣,即剥去花瓣。刳刻,即雕镂。轻,这里指轻巧易得。脱瓣莲,即荷花。 2. 飘飘一叶寄栖禅:飘,随风飘荡。栖,居住。禅,禅宗。 3. 风休月白波涛静:休,停止。风休月白,即风停,月光皎洁,波浪平静。 4. 觉海重乘大愿船:觉,觉悟、觉醒。大愿船,即大悲菩萨的船。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海上观音像图。 全诗前两句写画中人物,后两句写画面情景
莫春杂兴次顾君举韵 渔父捕鱼乐无边,鲤鱼长尺半身宽。 提携不惧人唤去,当垆解下酒囊宽。 注释: 1. 莫春杂兴次顾君举韵:这是一首描绘渔夫生活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渔夫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渔父:这里指的是一个生活在河边的渔夫,他以捕鱼为生,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3. 鲤鱼:这里的鲤鱼指的是河中的鱼,它们长有一尺半身宽,是渔夫们经常捕捞的对象。 4. 提携不受人家唤:渔夫们捕鱼时
【注释】 溶溶:柔和的样子。柔丝:柳条,嫩柳条。帘卷:形容微风轻拂。落花:落下的花瓣。定巢泥:筑巢用的泥土。 【赏析】 此诗为和友人题咏春柳之作。首句写柳丝之柔美;次句状柳条之嫩弱;三句写东风轻拂,疏雨初歇;四句则描写柳絮飘飞,花香满径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而清新,意境优美,富有情韵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闲园杂咏十首 树林郁茂即祗园,种药栽蔬要剪繁。 甘菊花茶能疗目,频繁分享给老农。
【注释】 十日:即腊月初十。 九日春霖:指农历九月间,由于雨水过多,天气多雨。 晓忽晴:早晨突然放晴。 鹁鸪(bó gū):鸟名,俗称布谷鸟,鸣声如“咕咕”。 妇鸟和鸣:比喻喜鹊报喜。 麦畦:麦田的畦。 梅驿:梅花驿站。 泥融:泥土解冻。 客问程:客人来询问行程。 景象:景色。 江山:山河,此处代指国家。 三五: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 箫鼓:古代乐器。 太平:天下安定。 【赏析】
【注释】 清晓过南屏:清晨,我经过南屏山。 漏尽铜虬夜未阑:深夜,漏壶中的水已经滴完了,但夜还没有结束。 曙星炯炯碧云端:东方的曙光照耀在云层之上,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马头笼烛冲寒去:骑马的人用蜡烛为马取暖,冒着严寒前行。 直过南山第二关:一直向前,穿过了南山第二道关卡。 【译文】 清晨,我经过南屏山时,发现夜已深,而天还未亮。天空中,一颗颗明亮的晨星在云端上闪烁。 我骑着马,手握蜡烛取暖
题王黄鹤竹石便面 貌得筼筜墨未干,萧萧离立万琅玕。 此君心事坚如石,一握清风拂面寒。 注释: 1. 貌得:形容竹子长得挺拔、笔直的样子。 2. 筼筜:一种高大的竹子,其根部有节,形状像鼓,故名。 3. 萧萧:指风吹竹林的声音。 4. 离立:形容竹子直立不倒的样子。 5. 琅玕:指美玉,这里用来比喻竹子。 6. 此君:指竹子。 7. 心事:指竹子的心志和品格,坚如磐石。 8. 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