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春霖晓忽晴,鹁鸪唤妇鸟和鸣。
麦畦水漫人疏浚,梅驿泥融客问程。
景象从今还好在,江山依旧可怜生。
待看三五烧灯夜,箫鼓声中乐太平。

【注释】

十日:即腊月初十。

九日春霖:指农历九月间,由于雨水过多,天气多雨。

晓忽晴:早晨突然放晴。

鹁鸪(bó gū):鸟名,俗称布谷鸟,鸣声如“咕咕”。

妇鸟和鸣:比喻喜鹊报喜。

麦畦:麦田的畦。

梅驿:梅花驿站。

泥融:泥土解冻。

客问程:客人来询问行程。

景象:景色。

江山:山河,此处代指国家。

三五:农历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

箫鼓:古代乐器。

太平:天下安定。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在腊月十日观赏雪景后的即兴之作。首联写天晴后雪景,颈联写雪景中行人的情景,尾联写雪后初霁时的景象。全诗写得清新自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诗一开篇便点明时间是腊月十日。“十日”,即腊月初十。“春霖”与“晓忽晴”,一个写出了天气的骤变,一个写出了景色的变化。“春霖”与“晴”相对,表现了天气由阴转晴的变化。“晓忽”二字又写出了这种变化之快。“鹁鸪唤妇鸟和鸣”,这是以声音传情达意,写出了雪后初晴的宁静。“麦畦水漫人疏浚,梅驿泥融客问程。”两句分别描写了雪后田间和驿站里的情景。“水漫”、“泥融”都是写雪后田野里的景色。“疏浚”与“问程”则是写人们活动的情景。“疏浚”就是疏通沟渠,防止积水;“问程”是指打听路程,准备上路。这四句诗从田间到驿站,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江南雪后图。

诗的第二联写到“梅驿泥融客问程”。“梅驿”是地名,位于江南一带。“泥融”指泥土已经溶化。“客问程”,即问客人要到哪里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梅驿的泥土已融化了,旅客们纷纷前来询问要走的路。这一句诗与上两句诗形成了鲜明对比,上两句写的是雪过天晴之后,一片宁静美好的田园风光,而这一联却描写了人们在雪过天晴之后,急于出行的情景。

诗的第三联是:“景象从今还好在,江山依旧可怜生。”这两句诗的意思很深刻。前一句说的是:现在的景色还是如此美好,没有因为战乱、天灾等原因而改变;后一句说的是:虽然江山依然存在,但可惜的是,它已经变得不再可爱了。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珍视和对战争造成破坏的惋惜之情,也表达了诗人渴望早日恢复和平生活的愿望。

诗的最后一联是:“待看三五烧灯夜,箫鼓声中乐太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期待着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到时候一定会听到欢快的音乐和箫鼓之声,享受太平盛世的快乐。这里的“三五”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期盼,又表达了他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后田野、梅驿、驿站以及人们的活动情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雪景画卷;通过表达对和平美好生活的珍视和对战争造成破坏的惋惜之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早日恢复和平生活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