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
这首诗是诗人张天从的次韵之作,诗人以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表达了他对诗歌的喜爱和执着。 诗句“文字于吾身,有如病枝指”描绘了诗人对文字的深深热爱和执着。诗人认为,文字就像病中的手指一样,需要他的关爱和呵护。这里的“病枝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文字的依赖和执着。 “晚思逃天刑,日自参佛髓”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就像是在逃避天刑,而日头则如同佛陀的骨髓一般,给予他生命的力量
【注释】 我携二三子:我带着几个儿子, 行此白玉湾:行走在这玉白色的江湾, 案头左章集:案头上放着《左氏春秋》这部书。 古语留人间:《左传》中的名言流传在世间。 我昔识此士:我过去就认识这位贤人, 风雨满空山:狂风暴雨把山都吹得摇摇晃晃。 忧愁送日月:忧愁的心情像日月一样长。 不复记容颜:不再去记他的容貌。 自从一别来,乃此再见悭:这次重聚真是难得。 为客使同邑:作为客人被派到同乡任职。
诗句释义及赏析 西云垂天飞流黄,宝鬘百万随风扬,帝居摩醯首罗乡。 - 西云垂天飞:描绘天空中云彩如丝般飘浮的壮观景象。 - 流黄:形容云彩的色彩金黄灿烂。 - 宝鬘百万:指众多美丽的花鬘在风中飘扬。 - 帝居摩醯首罗乡:描述帝王所住之处,摩醯首罗是印度地名,意指天堂或神仙居住之地。 采女如花侍帝旁,珠啼玉唾天花香,澹然神情无世妆。 - 采女:宫中的女子,此处比喻为美丽如同花儿般的女子。 -
诗句释义: 1. 双雁吟:描述两只雁在天空中飞翔,诗人观察到了这一幕。 2. 云间有双雁,弋者欲炙之:描绘了一只鸟(可能是指猎人)正在试图捕捉另一只鸟的场景。 3. 雁飞向南去,虽有矰𥐊将安施:表达了雁群向南迁徙的无奈和悲情。 4. 山川悠远霜霰苦,可怜宿食不得时:描述了雁南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5. 一雁中道死,一雁忍痛鸣且飞:描绘了两只雁中有一只能幸存,另一只则不幸死亡的情景。 6.
【赏析】 “朱湖”是《全唐诗》中唯一一首七绝,其作者已不可考。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高低榉柳绿如苔”,点明时间、地点和景色。榉树为落叶乔木,叶可食,亦可入药,木材坚硬,可供建筑用材,根皮有药用价值,可治风湿等症。榉树喜阴,不耐强光直射,故多栽于庭院、园林之中。榉叶呈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榉木树干扭曲向上,枝叶繁茂,春天绿荫浓郁;夏季叶色浓绿,秋天则一片金黄,极为美观。榉叶的质感细腻
【注释】 前有一尊酒:有酒即无愁 吾评仪狄功,端与神禹侔:我评价仪狄的功绩,和大禹不相上下。 微禹吾其鱼,微狄吾其囚:要是没有大禹,我将变成渔夫;要是没有仪狄,我将变成囚犯。 人生十九不如意,一醉之外安所求:人生有十九分之一的时候是不如意的,喝醉了酒以外还有什么要求呢? 古来何国非亡社,古来何人不荒丘:古代哪个国家没有一个衰败的朝代,古代哪个人没有一个荒废的墓地。 沉思痛至骨,赖尔可销忧
黄西有以清江李侯书来袁见招不果就既去,西有五十韵见寄次其韵 地僻谷自淳,此世有羲轩。 行携二三子,读书秋树根。 不拟山水窟,忽枉君侯轓。 携持贵人意,仆口不惮烦。 居然寒谷底,暖以扶桑暾。 是时花正浓,主客共清樽。 欣闻结驷盛,下贲穷巷原。 恍如神仙人,谒入晋贺元。 旧谷虽可记,白发各已拚。 细论别来事,感怆将何言。 愁予守破研,石田疲老犍。 羡君行万里,天宇横孤鶱。 唯思山林寂,颇厌朝市喧。
秋雨 秋雨沉沉酒醒迟,小窗灯火对唐诗。 是谁隔屋鸣弦管,恰似吴山梦觉时。 注释: 1. 秋雨沉沉:秋雨纷纷地下个不停。 2. 酒醒迟:酒醉醒来,时间较晚。 3. 小窗灯火:指小窗户上的灯光。 4. 唐诗:指唐诗人的作品。 5. 谁:什么。 6. 隔屋(ji)鸣弦管:隔着屋子吹奏乐器的声音。 7. 恰似吴山梦觉时:像梦中醒来一样,像是吴山上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秋夜的诗
【注释】: 荒草茫茫一笛风,犘鸣未必牧人通:荒草无边,只有笛声在吹着;牛的叫声或许并不能让牧人们听懂。犘:牛。 归鸦落日江南野,何限人间真戴嵩:黄昏时分,鸟儿归巢;但真正像戴嵩这样画得生动传神的人并不多。 赏析: 首联“荒草茫茫一笛风”,诗人以“荒草”为景,以“笛风”为情,写出了一幅荒郊野地、风吹草丛的荒凉景象。这荒凉的景象和笛声相映衬,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颔联“犘鸣未必牧人通”
采芝 早晨登上屋后的山,山上的芝草遍地都是。 可惜松树上的雨水,滴滴答答淋湿了我的衣服。 满满一筐的芝草,让我满心欢喜地带着它们回家。 小朋友们见了我来,开心地拍着手笑个不停。 轻薄者虽能伤人,却无法照亮人心; 厚重者虽无光芒,却能滋养人心。 我被孩子们的话语感动,心中泛起涟漪。 古人用人,有时因薄而见奇, 一时的错误决定,让人悔恨不已。 古人的智慧,并不如孩子们般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