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夔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等来分析,注意不要与原文相混淆。 此诗写诗人登临北极阁时所见所感。首联“杰阁高空近玉京,凭栏一望起秋声。”写诗人登上北极阁远眺,眼前展现的是高耸入云的楼阁和近在咫尺的京城景象。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四周,只见群山连绵,层峦叠翠,一派壮丽景色;又见江水浩荡,波涛滚滚,一片汪洋大海。这两句既写出了北极阁高耸入云的特点
注释: 青盖曾传入洛阳,石文天册更荒唐。 金椎有日沈江底,木柿何年下建康。 已见楼船来蜀国,岂容帝座设南方。 江东世业飘零尽,愁杀平原著辨亡。 翻译: 青盖曾传入洛阳,石文天册更荒唐。 金椎有日沈江底,木柿何年下建康。 已见楼船来蜀国,岂容帝座设南方。 江东世业飘零尽,愁杀平原著辨亡。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诗中通过对江东地区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
江月光盈江水深,江干忽听老龙吟。 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回乐峰头胡地管,洞庭波上楚人砧。 天涯一种秋声急,雪满江南孤客簪
白石岩扉挂薜萝,法云深处郁嵯峨。 春风乔木鸟初下,夜月空庭人自过。 宾客纵能齐摈斥,文章终不废江河。 鹭鸳飞上石枰去,犹听沧浪水上歌
吾友永夫古狷者,不义予之弗受也。 十年卧病时掩关,户外纷纷看野马。 当年侧身五坞山,予亦结庐山之下。 己畦先生盛生徒,摈斥伪体亲《风》《雅》。 时予年才十六七,不克升堂听《諴夏》。 韩门磊落多奇才,镠铁银镂尽炉冶。 永夫之诗比昌谷,永夫之穷过东野。 先生曰吁子来前,有粟可分馆可假。 朱门时亦馈梁肉,掉头不应如聋哑。 龙蛇道厄先生殂,侯芭有泪时倾泻。 几年漂泊东西游,到处逢人皆窃骂。
鱼膏灯灭银雁飞,荒陵火入化宝衣。 辒辌骨臭已千载,何况金石埋烟霏。 峄山之碑野火燎,枣木传刻形摹肥。 谁为伐石矗立此,大书深刻高巍巍。 细观似同骑省本,相斯刀笔存依稀。 我来下马坐其侧,以指画肚穷是非。 蛟鼍斫断口难读,无异石鼓驱騑騑。 论庭清寂了无事,二三老吏闲倚扉。 见我口诵窃相语,授以纸笔立周围。 为书一通导之读,得所未见惊且欷。 当年祖龙踞周鼎,剪除六国如驱豨。 井田封建荡灭尽
风高塔铃语,知是龟山阳。 人烟出古木,疏火明寒塘。 孤艇傍山足,渐闻梅花香。 未入香雪海,早已清肺肠。 起坐虎山桥,江月留清光
浔江万里山,门户争一峡。贼兵巢其中,出没猿猱捷。 将军慷慨真人雄,南入百粤西擒戎。有子骁勇如奉叔,前身应是周盘龙。 均房山断无钩梯,三军前行路欲迷。大星昨夜陨如火,黄云闇闇天为低。 豺狼转多路转恶,将军勇气十倍作。左右盘空总宝刀,头颅满地驰风飙。 深林密箐伐鼓急,战马悲鸣军吏泣。仰天拔剑振臂呼,血溅苍穹据鞍立。 长君年少忠勇俱,义激诸军驰百夫。背负髑髅血模糊,深入贼巢执其俘。 咸阳一炬狐兔尽
杰阁高空近玉京,凭栏一望起秋声。 龙蟠虎踞兴王地,白石清江过客情。 岂有占星周内史,更无绵蕝鲁诸生。 由来陵谷随时异,满目寒云下古城
徐夔,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兼官员。以下是对徐夔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 - 籍贯与出生:徐夔,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又号菊庄,晚号枫江渔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 - 职业经历:康熙十八年(1679),徐夔被召试博学鸿词,后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触权贵,于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 2. 文学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