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初
杨庸斋移竹二首 青青河畔柳,旋插旋成阴。 夭夭溪上桃,蓓蕾开红金。 谁能爱吾竹,过眼从萧森。 凉风岁云莫,乃见高人心。 注释: 青青:形容河水碧绿,颜色鲜艳。 旋插旋成阴:指柳树很快生长出茂盛的枝叶,遮盖了阳光。 夭夭:形容小而美的样子。 溪上桃:指的是桃花,因为桃花常常长在山涧溪边。 蓓蕾:指花蕾,即花未开放的花骨朵。 红金:用来形容桃花的红色,如同金子般璀璨。 萧森:意思是荒凉、萧条
诸葛武侯 诸葛亮(孔明),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发明家。诸葛亮一生忠于刘备,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为巩固和扩大蜀汉的势力,多次北伐中原,但都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死后受到后人的尊崇,被追封为忠武侯。 汉运固已厄:汉朝的命运已经非常危急。 臣心无偏安:我的心志没有偏安于一方,即没有偏安于自己的国家。 出师非幸功:出兵并非是为了个人的功名。
【译文】 廉公迪,你像山一样高大,儿子也如你一样有才,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真是幸运啊!我与你一同为官,希望你以君侯之心行事,始终保持谨慎,永不懈怠。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廉公迪的赞颂。首句“矫矫廉泉公”,用“矫矫”赞美廉公,突出其高大挺拔的形象;“廉泉公”即廉颇,字子卿,赵国人。廉颇因曾与赵括作战失败而被免职家居,后归隐于邯郸。“有子令公迪”两句,赞扬廉公之子迪,德才兼备,为人称道
【注释】: 家贫:家中贫穷。人事:世事,人情。萧索:萧条冷落。北窗:北方的窗户。清风:指秋风。响:发出声音。梧竹:梧桐和竹子。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家闲居时的心境。诗的前二句写诗人因家穷而少有应酬,因此生活比较单调,但并不觉得无聊,因为还有读书、作诗等可以消遣的事情。后二句写诗人虽然清贫,但却有一颗高尚的心,他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而是愿意在书斋中过着隐居的生活,并且乐于过这种恬淡的生活
闲居杂咏五首 其一 圣道岂远人,其源由洒扫。 惟彼贤达人,乐以不知老。 喟然尝自伤,立身苦不早。 注释:圣人的道理并不遥不可及,它的源头就在于洒扫庭除。只有那些有才学的人,才会乐于在年轻时就懂得这个道理。我不禁感慨自己曾经因此而自伤,因为我立身处世却一直未能及早明白这个道理,以至于至今还陷于困顿之中。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感怀之作。前四句是对“洒扫”和“洒扫庭除”的阐释与说明
注释: 在人生短短的百年里,忧愁忧虑何时能停止? 不如放弃尘世的烦恼,到古松树下读书。 伟人的心中,有如秋日的月光一样明亮。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他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追求知识,而不是被忧患所困扰。同时,他也赞美了圣贤之心,这种心像秋日的月光一样明亮,照亮了他的心灵
诗句释义 青云半知己,遐遁非寡合。持身自有道,许与不可杂。君看谁卜邻,慎独有悬榻。赏析 此诗出自元代诗人魏初的《匏瓜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和慎独修行,表达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表达了他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青云半知己”比喻自己高远的志向和追求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匏瓜诗 匏瓜圣所喻,系著亦何有。 时行与时止,岂复论奇偶。 聊以名兹亭,拍塞贮春酒。 注释: 匏瓜:一种植物,形状像葫芦,果实可以吃,也可以做乐器。 圣所喻:圣人用来比喻的事物或品质。 系著:束缚住。 时行与时止:根据情况的变化来决定行动或停留。 拍塞:用土块筑起,用作储存东西的容器。在这里指贮藏春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诗人通过咏叹匏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以君迈往气,未必能久闲”: - 解释:“以君”,指诗人自己。"迈往"意为追求远大的目标或理想。“闲”,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安逸、无压力的状态。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志向高远,但可能暂时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需要经历一些辛苦和挑战。 - 赏析:这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认识,即使心中有大志,也可能暂时无法享受到轻松的生活,强调了实现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必要性。 2.
第一首: 子云筑新居,潇洒过日月。 注释:这是诗人自比于汉代的文人杨雄(字子云),以表示自己的志向。 第二首: 一官笑郑虔,忍为尘埃没。 注释:郑虔是唐代著名画家,曾因画得不好而被皇帝批评,这里比喻自己为官清廉,不愿被世俗污染。 第三首: 归来谢俗声,山影动檐樾。 注释:诗人回到乡间,远离了官场的喧嚣,欣赏着美丽的山景,心情愉悦。 第四首: 看此渭川秋,万古幽兴发。 注释:渭水之畔的秋天